高福

高福最新快讯,36氪聚合所有高福相关的新闻快讯,并为你提供最新的相关资讯。
本次共找到 8 条【
高福
】相关快讯
团队《柳叶刀》发文:北京新冠疫情高峰未见新变异株
针对北京地区2022年11月14日至12月20日期间采集的413例新冠感染新发病例样本进行的基因组分析表明,所有病例均由现有毒株引起,90%以上涉及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BA.5.2或BF.7亚分支,未见新的变异株。北京时间2月9日,《柳叶刀》在线发表了这项研究。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全意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为该研究通讯作者。(澎湃)
2023-02-09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疾控原主任:这一轮疫情的重症高峰到2月初可能会见拐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疾控原主任:关于这一轮疫情的重症高峰,原来大家都认为,到春节前后能见到拐点。但现在因为有着综合的干预措施,很可能比感染过峰再延后20天-1个月,到2月初可能会见拐点。现在我们还无法判断,未来新冠病毒最终走向何方,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很可能像接种流感疫苗一样,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一次,新冠疫苗也要每半年打一次。对年轻人来说,当病毒致病性不断减弱,就不需要一直接种。(中国新闻周刊)
2023-01-18
:中国已接种3100万剂新冠疫苗,国内疫情进入最后扑灭阶段
2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上发表文章指出,中国疾控中心一直在密切监测疫苗接种率和免疫后的不良事件。截至2021年2月3日,我国已接种3100万剂新冠灭活疫苗,接种对象包括一线医护人员、冷链行业工作人员、海外工作或学习的人员等,不良反应率不高于流感疫苗,这证明了新冠灭活疫苗的安全性。(财联社)
2021-02-20
:国内疫情控制很好暂时没必要大规模接种 建议分层进行
9月13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表示,在当前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现有的疫苗还没有到普通人大规模接种的阶段。“这就是一个风险和收益平衡的问题。”称,假如再次出现武汉疫情那样的严重状况,相关地区就应该对民众进行大规模的疫苗接种,而现在国内的疫情控制得很好,就暂时没有必要在现在这个阶段大规模接种。“疫苗接种,我建议分层进行。”举例,如需要前往疫情高风险的海外地区工作的人群,从事与疫情相关的医务防疫工作人员等特殊人群,是应该第一波建议接种的;此外,从事餐饮、安保、清洁等保障社会基本运转的人员;接着是政府公务员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以及学校等人员密集区域的工作人员,可视情形看需要分阶段接种。(财联社)
2020-09-13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提升疾控机构专业话语权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控中心主任在大会发言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提出,要加强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建设,提升专业话语权。为此,他给出四点建议:厘清行政部门和技术部门职责;体现疾控机构专业的独立性、权威性和自主性;强化协同意识和能力;加强各级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建设。(澎湃)
2020-05-26
等学者鉴定2种可阻新冠入侵的抗体,为疫苗提供结构基础
中国疾制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等学者领衔的一项新冠病毒中和抗体的最新研究显示:B38和H4抗体可以阻止新冠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域RBD与人体细胞受体ACE2之间的结合。小鼠模型试验显示,这两种抗体可降低小鼠感染后肺部的病毒载量。该研究还为疫苗设计提供了结构基础。(澎湃)
2020-05-09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应急情况下医务人员可能会先用疫苗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透露,根据疫情走势,在应急情况下,可能会于年底给一部分人群如医务人员先行使用新冠疫苗。(北京日报)
2020-04-20
颜宁、、锁志刚、陈珏等华人科学家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最新一批院士及外籍院士名单,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锁志刚(Zhigang Suo)和洛克菲勒大学教授、HHMI研究员陈珏(Jue Chen)两位华人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腾讯科技)
2019-05-0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