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铁锂

磷酸铁锂最新快讯,36氪聚合所有磷酸铁锂相关的新闻快讯,并为你提供最新的相关资讯。
本次共找到 64 条【
磷酸铁锂
】相关快讯
天原股份:公司动力型、储能型正极材料在和宁德时代接洽中
36氪获悉,天原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动力型、储能型正极材料都在和宁德时代接洽中。
2023-05-05
比亚迪在智利获得正极材料生产资质和建厂许可
近日,比亚迪智利分公司中标成为智利生产促进委员会指定生产商,能以优势价格获得智利矿业化工集团生产的原材料供应,在2030之前的供应量每年可达11244吨。此外,比亚迪智利分公司签署相关合同,获得在智利北部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地区建设锂电正极材料工厂的许可。规划年产量5万吨,总投资预计2.9亿美元以上,计划2025年末正式开始运营。(上证报)
2023-04-26
天赐材料:已建成湿法回收产线、极片破碎产线
36氪获悉,天赐材料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锂电池回收业务正在积极开展中,目前公司已建成湿法回收产线、极片破碎产线。依托天赐氟化工产业经验和产业链优势,相关回收产线具备氟元素无害化和循环再利用技术,与我们现有的业务产生较大的协同性,能够创造更高的产品价值。
2023-04-06
天原股份:年产10万吨正极材料项目一期建成试生产
36氪获悉,天原股份发布公告称,年产10万吨正极材料项目一期(年产2.5万吨)生产线已建成,现已投料进入试生产,同时另外年产7.5万吨生产装置建设正按计划顺利推进。
2023-04-06
湖南裕能:拟与宁德时代签署新型产品开发协议
36氪获悉,湖南裕能公告称,公司拟与宁德时代签署《开发协议》,公司对新型产品进行设计开发,并依据宁德时代的需求生产制造新型产品。
2023-03-15
LG新能源正开发电池,能量密度或比宁德时代竞品高
据报道,目前,韩国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正在开发电动汽车用(LFP)电池。消息人士称,该公司的目标是使这款电池的性能超过其竞争对手宁德时代生产的电池,即这款电池的能量密度比宁德时代提供给特斯拉Model 3的电池高20%。报道称,该公司的目标可能是向特斯拉供应其电池。(TechWeb)
2023-02-21
乘联会:1月乘用车电芯配套量占比大幅提升,相比同期增加23.8%
36氪获悉,20日,乘联会发布《2023年1月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洞察报告》。报告显示,受去年年底新能源补贴政策到期和春节假期影响,2023年1月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走低。受此影响,1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13.6GWh,同比下降6.5%。电芯材料方面,乘用车电芯配套量占比大幅提升,相比同期增加23.8%,这符合新能源车上量后的市场趋势表现。客车、卡车市场依旧保持电芯高额占比的市场状态。
2023-02-21
丰元股份:丰元云南年产20万吨正极材料项目一期投产
36氪获悉,据丰元股份消息,近日丰元(云南)年产20万吨正极材料项目(一期)投产仪式在玉溪基地举行。有了一期5万吨正极材料项目的投产加持,丰元股份已形成14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产能,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后续项目尽快落地。
2023-02-02
锂业分会:2022年产量同比增160.6%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统计,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量如下:三元正极材料产量65.6万吨,同比增幅约为48.8%;产量119.6万吨,同比增幅约为160.6%;钴酸锂产量7.8万吨,同比下降约为22.8%;锰酸锂产量8.7万吨,同比下降约为21.6%。(证券时报)
2023-02-01
乘联会:电池2022年市场份额达到55.6%
据乘联会消息,乘联会和科瑞咨询联合发布《2022年12月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洞察报告》。《报告》指出,12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较上月增加12.1GWh。电池在短期内依然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市场份额超越三元达到55.6%。从外形上看,方形电池在国内市场地位依然稳固,2022年方形电池占据93.2%的市场份额。软包、圆柱形电池的市场呼声逐渐提高,但从销量份额上仍未见起色。(上证报)
2023-01-29
丰元股份:产能预计今年年底可达12.5万吨
丰元股份近日在接待盈科资本、东海基金、玄元投资等20余家机构参观时表示,公司的产能预计今年年底可以达到12.5万吨,其中枣庄基地现有1万吨产线,枣庄基地新建4万吨产能将于8月底投入试生产,安庆基地一期的2.5万吨产能将于9月底投入试生产,云南玉溪基地一期的5万吨产能将于11月底投入试生产。(证券时报)
2022-08-27
性能提升拉动装车量,电池“跑赢”三元电池
36氪获悉,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电池7月装车量占比接近六成,相比三元电池呈现高速正增长。同时,电池的出口也在增加。从多家产业链上市公司获悉,借助性能、安全等方面的优势,电池正在跑赢三元电池。
2022-08-20
生意社:7月份市场稳定运行
生意社监测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日国内动力型优等品均价在155000.00元/吨,6月市场价格平稳运行为主,价格相比上月同期价格没有明显变动,延续平稳运行,供应面持续偏紧状态,整体市场商谈重心平稳,短期内价格稳定运行为主。(证券时报)
2022-08-03
磷酸锰铁锂“量产”前夜,上市公司争相储备产能
电池目前已成为新能源汽车装车的主流电池品类,市场份额约为60%。然而,正极能量密度已接近“天花板”。在此背景下,磷酸锰铁锂(LMFP)作为的升级替代材料备受市场关注。机构预计,到2030年,磷酸锰铁锂的市场占比将达到30%以上。目前,国内已有一定的磷酸锰铁锂产能,多家厂商的磷酸锰铁锂电池已进入车厂送样认证阶段。多家上市公司正积极布局磷酸锰铁锂业务。(上证报)
2022-07-25
“恒驰5”预售价17.9万元,今年10月开始交付
恒驰汽车在今日晚间举行的预售发布会上透露,旗下首款量产车型“恒驰5”纯电豪华SUV预售价为17.9万元。今年10月开始交付,2023年第一季度完成首1万辆的交付。此外,车主还能享受提车后15天内可以退车退款,三年内6折保值回购等权益。(财联社)
2022-07-06
大全能源披露定增情况:兴证全球等19家发行对象获配
36氪获悉,大全能源披露定增情况:本次发行价格为51.79元/股,募资总额110亿元,兴证全球、财通基金、富森美等19家发行对象获配。
2022-07-06
恒驰5搭载宁德时代电池
在7月6日恒驰发布会上,恒驰新能源汽车集团总裁刘永灼介绍称,恒驰5搭载宁德时代电池,额定电量72.8KWh,续航里程602公里,在快充模式下,电量由30%充至80%仅需28分钟。(证券时报)
2022-07-06
中信证券:预计正极材料需求空间大、增速快
中信证券认为,展望未来,受益于储能行业的高速成长以及铁锂电池在海外动力领域的渗透率提升,预计正极材料需求空间大、增速快,行业有望打开长期成长空间。正极材料基于高性价比在2019-2021年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也能看到随着新玩家的进入以及产能的加速扩张,行业竞争趋向激烈,预计未来行业将从成本与性能方面实现产业迭代,产业链延伸、创新型锂盐与磷酸锰铁锂的应用将是行业未来最重要的发展趋势。(证券时报)
2022-05-24
天原股份:年产10万吨正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已取得投资备案表
36氪获悉,天原股份披露年产10万吨正极材料一体化项目的进展公告,公司决定一体化项目中的磷酸、磷酸铁项目将由全资子公司海丰和泰作为项目建设主体。项目拟在2022年内开工建设,工期预计18个月。成立子公司宜宾天原锂电新材有限公司作为一体化项目中项目建设主体,项目拟在2022年3季度内开工建设,工期预计18个月。目前上述一体化各项目均已取得《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备案表》,前期准备工作正在顺利推进中,力争尽早开工。
2022-05-11
集邦咨询:预计2024年全球电池装机量占比将达60%
36氪获悉,TrendForce集邦咨询认为,动力电池作为占据电动车整车成本最高的核心零部件,降低动力电池成本将是企业未来竞争的重要策略。而电池凭借性价比优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预估至2024年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装机量占比将超过60%。从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中国来看,动力电池市场在2021年出现反转,电池以52%的装机占比正式超越三元电池,今年第一季装机量占比持续上升至58%。
2022-04-19
德方纳米:预计年底产能达33.5万吨 新型正极将于四季度投放
德方纳米在2021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现有产能为15.5万吨/年,预计今年年底公司建设完成的产能将达33.5万吨。其中,宜宾德方时代年产8万吨项目预计今年建成、与亿纬锂能合作的10万吨项目预计今年二季度开始试生产。另外,年产11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项目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开始投放市场。(财联社)
2022-04-12
Rivian宣布采用电池,效仿特斯拉
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周四在一封致股东信中表示,计划在其电动汽车中全面采用新型电池。这些电池包括为标准车型使用的(LFP)化学电池,以及为续航更长的车型使用的高镍化学电池。(新浪财经)
2022-03-11
台积电改采电池直流供电系统为电脑机房供电
晶圆代工厂台积电调整高效能运算电脑机房的供电架构,改采电池直流供电系统,改善电力使用效率。(财联社)
2022-01-18
LG新能源:计划在电动汽车上采用化学电池
LG新能源表示,计划在电动汽车上采用化学电池。(财联社)
2022-01-10
集邦咨询:扩产背后的产能过剩“陷阱”需要警惕
36氪获悉,集邦咨询预计,至2025年全球动力锂电池对正极材料需求将突破215万吨,若加上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正极材料需求或将超过360万吨。而单单是国内的规划总产能至2025年便超过了500万吨,还不包括三元正极,这背后的产能过剩“陷阱”需要警惕。
2022-01-06
迎扩产潮,业内称行业长期发展向好
成为产业链上下游纷争抢夺的“香饽饽”。据不完全统计,11月份以来,已有超10家相关上市公司相继发布公告拟加速相关项目投建扩产。在公开互动平台,投资者对的关注也十分密切。作为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业内认为,有望搭乘新能源快车步入高速发展。(证券日报)
2021-12-16
动力电池联盟:国内装车量今年已超过三元电池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数据称,今年前11个月,国内电池总装车量已超过三元电池。联盟统计数据显示,1-11月,国内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63.3GWh,占总装车量49.3%,电池装车量累计64.8GWh,占总装车量50.5%。(界面)
2021-12-10
新能源车电池安全引关注,需求大增
日前国轩高科与合作方陷入纠纷,再次引发了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专家指出,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迅速增长的同时,对整车的安全性设计提出了新挑战,必须深入研究锂离子电池的机械性质和碰撞安全性,最大程度地发挥电池系统防护结构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电池的产量和装机量均已超过三元电池。(中证网)
2021-12-02
川金诺:经营范围拟新增“磷酸铁、”的生产和销售
36氪获悉,川金诺发布公告称,根据实际经营需要及发展战略布局,公司经营范围拟新增“磷酸铁、”的生产和销售。
2021-11-18
投资持续加码,10月以来规划产能近百万吨
众多上市公司在方面的布局近期频频“刷屏”,投资热度延续了2021年前三季度的态势。10月份以来,上市公司公布的项目规划年产能合计近100万吨,远超2020年的实际产能。拓展高性能新材料、海外投资项目——上市公司在项目投资扩产过程中,除了产业链延伸、强强合作等模式外,在产业链、地域布局等方面呈现出新特点。(上证报)
2021-11-12
亿纬锂能回复关注函:电池现已实现量产的产能
36氪获悉,亿纬锂能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称,公司在消费电池各业务领域进入国际和国内一流客户体系,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大客户形成稳固的合作关系,已形成稳定批量交货。公司的软包三元电池在稳定向国际大客户进行批量交付,需求稳定,但迫切需要解决运输资源紧张带来的销售压力。电池现已实现量产的产能,虽意向需求明确,但商务条件需进一步沟通,可能导致生产交付节奏的调整。
2021-11-10
川金诺:拟投建10万吨/年电池级正极材料等项目
36氪获悉,川金诺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防城港市港口区人民政府拟于近日签订《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书》,双方拟发挥各自优势,在防城港市投资建设“5万吨/年电池级正极材料前驱体材料磷酸铁及配套60万吨/年硫磺制酸项目”、“10万吨/年电池级正极材料项目”。
2021-11-09
华友钴业:布局业务相关收购和合作事项后续尚存不确定性
36氪获悉,华友钴业发布股票异常波动公告,近期,公司布局业务,分别与控股股东和兴发集团签订了《股权收购意向书》和《合作框架协议》,相关收购和合作事项仅表达交易双方的初步意愿,后续是否签订合同、签订时间及合同内容尚存在不确定性。近期市场上发布的投资计划较多,可能导致未来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产品价格存在下滑风险,进而影响公司投资规划及预期收益。
2021-11-08
亿纬锂能:拟62亿投建电池等生产线项目
36氪获悉,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公司子公司亿纬动力拟与荆门高新区管委会签订《合同书》,分别在荆门高新区投资建设20GWh乘用车用大圆柱电池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16GWh方形电池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投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为62亿元。
2021-11-05
财信证券:装机连续三月超过三元电池
财信证券指出,9月国内动力电池方面,三元电池产量9.63GWh,占总产量 41.56%,同比增长102.74%,环比增长15.05%;电池产量13.51GWh,占总产量58.31%,同比增长251.82%,环比增长21.82%,这是连续第五个月电池产量超过三元电池。9月三元电池装车6.14GWh,电池共计装车9.54Wh,电池第3次在装车量方面领先于三元电池。(新浪财经)
2021-10-19
价格高位运行,多家企业年内布局
据经济参考报消息,进入10月,价格仍维持高位。百川盈孚数据显示,10月9日报价为80000元/吨,自9月30日以后一直维持这一价格水平。从年内走势看,年初时报价为38000元/吨,当前价格相比年初增长110.53%。今年以来,多家化工企业公告布局或磷酸铁产业,如主营钛白粉的中核钛白、龙佰集团、安纳达,以及磷化工板块的兴发集团、川恒股份等。(界面)
2021-10-11
现代汽车准备将电池电动汽车推向全球市场,已开始研发
据外媒报道,现代汽车在今年上半年已开始研发采用电池的电动汽车,该类型电动汽车不光在韩国销售,也将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现代汽车目前在韩国等多地销售的电动汽车,采用的是由SK创新和LG能源解决方案公司供应的镍钴氧化物电池,Ioniq 5采用的就是由SK创新供应的电池。(TechWeb)
2021-10-09
SK创新旗下部门正考虑研发电池,用于低成本汽车
据外媒报道,SK创新旗下的电池业务部门SK On考虑研发电池,SK On的CEO透露该电池将用于低成本汽车等特定用途。(TechWeb)
2021-10-09
云天化:截至目前无产能,也尚未制定产能建设计划
36氪获悉,云天化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经公司自查,除所属子公司呼伦贝尔金新化工有限公司临时停产外,公司目前其他子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无其他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截至目前,公司无产能,也尚未制定产能建设计划。
2021-09-14
兴发集团:无产能,控股股东减持公司1.08%股份
36氪获悉,兴发集团披露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截至目前,公司无产能,也尚未制定产能建设计划。此外,控股股东宜昌兴发于8月27日至31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1207.2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8%。
2021-08-31
亿纬锂能:明年出货在储能业务上会有比较明显的增长
亿纬锂能在接待调研时表示,公司今年第二季度电池的出货环比提升,公司现有产能的整体产能利用率达到了95%以上,今年年底会有新的电池产能投产,新产能主要应用在储能、乘用车、客车和专用车领域,明年电池出货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具体来看,明年出货在储能业务上会有比较明显的增长,其次是在乘用车、专用车领域的增长。(证券时报)
2021-08-27
马斯克:自己更喜欢电池,因为可以充电到100%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回答部分车主问题咨询时表示,自己更喜欢电池,因为可以充电到100%,而三元锂电池只建议到90%。(财联社)
2021-08-27
投资狂飙突进,上半年总投资超400亿元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新启动的正极材料项目产能约150万吨,总投资规模超过400亿元。与之对应的是,2020年我国正极材料出货量为12.4万吨,今年上半年出货约17.58万吨。(上证报)
2021-07-29
特斯拉国产车型全面引入电池
今日,特斯拉中国官网上线Model Y标准续航版。Model Y是特斯拉第二款国产车型,此前只有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相较前两个版本,标准续航版价格大幅降低。知情人士称,Model Y标准续航版车型使用的是电池,供应商为宁德时代。特斯拉销售人员也确认了上述消息。(财新)
2021-07-08
电池产量超过三元电池
5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维持高增速,电池产量创新高,并首次超过三元电池。但装车量方面,三元电池依然高于电池。业内人士称,电池和三元电池对应不同的市场定位。三元电池能量密度高,续航里程更长,但安全性和循环寿命相对劣势;电池成本更低,安全性、抗衰退能力相对占优,但能量密度偏低,续航里程相对更短。两种技术路线将共同发展、互为补充。(中证报)
2021-06-17
消息称苹果倾向于使用成本更低的电池
据路透消息,4名熟知内情消息人士表示,苹果正与中国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及比亚迪就电动车项目的电池供应进行初步洽谈。上述四位知情人士说,苹果倾向于使用电池,因为使用铁进行生产,而不是价格更高的镍和钴,会使生产成本更低。(新浪财经)
2021-06-08
机构称电池有望在未来十年内超过三元锂电池,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川财证券预测,到2025年,全球5G基站、新能源汽车以及可再生能源并网为提供的空间将超1万亿元,国内市场空间也将达到6000亿元,市场空间十分广阔。有国际市场调研机构预测,电池有望在未来十年内超过三元锂电池,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证券时报)
2021-05-19
宁德时代回应电池提价10%:消息不实
针对LFP电池报价将调涨的消息,宁德时代方面表示,消息并不属实。今日,媒体援引业内人士消息称,宁德时代(LFP)电池报价将提高10%,以反映原材料成本增加。(财联社)
2021-05-18
亿纬锂能:公司未与特斯拉公司就电池做商务沟通
36氪获悉,亿纬锂能澄清公告,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未与特斯拉公司就电池做商务沟通,相关报道内容 并无根据。公司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事项。
2021-05-16
小鹏汽车将发布电池版P7和G3,续航里程缩短但价格可能更低
小鹏汽车将发布采用电池的新版P7轿车和G3 SUV,此举将限制续航里程,但售价可能较低。小鹏汽车周二通过电邮发表声明称,新版P7续航里程将达480公里,低于目前的车型;G3续航里程将达460公里,定价细节未予披露,预计将从第二季度开始交付采用电池的车型。(彭博)
2021-03-02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