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最新快讯,36氪聚合所有摩尔定律相关的新闻快讯,并为你提供最新的相关资讯。
本次共找到 9 条【
摩尔定律
】相关快讯
英特尔CEO基辛格:未来十年依然有效,希望2030年一个芯片能有1万亿晶体管
在2022英特尔on技术创新峰会上,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指出,结合RibbonFET、PowerVia两大突破性技术,还有High-NA光刻机等先进技术,英特尔希望到2030年在一个芯片封装上可以有1万亿个晶体管。“——至少在未来的十年里依然有效。英特尔将一往无前,挖掘元素周期表中的无限可能,持续释放硅的神奇力量。”基辛格表示。(新浪科技)
2022-09-28
英伟达CEO黄仁勋:结束了
结束了。”9月21日,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回应外界对刚刚发布的40系显卡价格过高的议论时,他解释道,以类似成本实现两倍业绩预期对于该行业来说“已成为过去”。(澎湃)
2022-09-23
英特尔CEO:将在2025年超越,并赶超竞争对手
据媒体报道,近日,英特尔CEO表示,公司将努力超越,创造新的处理器,然后争取在2024年赶上竞争对手,2025年超越他们。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TechWeb)
2021-10-29
台积电:依然有效,晶体管将能做到0.1纳米
据台湾地区《经济日报》报道,台积电研发负责人、技术研究副总经理黄汉森表示,毋庸置疑的,依然有效且状况良好,它没有死掉、没有减缓、也没有带病,并透露晶体管将能做到0.1纳米。(新浪科技)
2019-08-23
英伟达CEO黄仁勋:已失效
英伟达CEO黄仁勋今日在CES展会上表示,“过去是每5年增长10倍,每10年增长100倍。而如今,每年只能增长几个百分点,每10年可能只有2倍。因此,结束了。”(新浪科技)
2019-01-10
仍成立?新神经网络芯片速度增6倍,功耗少94%
据MIT News报道,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可用于神经网络计算的高性能芯片,该芯片的处理速度可达其他处理器的7倍之多,而所需的功耗却比其他芯片少94-95%,未来这种芯片将有可能被使用在运行神经网络的移动设备或是物联网设备上。(新浪科技)
2018-02-28
黄仁勋:英伟达与BAT达成合作 是旧时代法则
英伟达GTC China开发者大会今天在北京举行。在大会开幕演讲中,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宣布,阿里巴巴、百度、腾讯、联想、华为、浪潮、京东、科大讯飞等中国顶级科技企业均已与英伟达合作。黄仁勋表示,已经是旧时代的法则,GPU的计算速率和神经网络复杂性都在过去2-5年内呈现出爆发性增长,二者结合后,我们将看到来自医药、自动化交通、精密制造、乃至更多领域的惊人突破。
2017-09-26
英特尔Stacy Smith:不会失效,我们领先友商3年
英特尔今天在北京举办了一个关于“英特尔精尖制造日”,首次展示了英特尔的10nm晶体。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制造、运营与销售集团总裁Stacy Smith表示,没有失效。每一个节点晶体管数量会增加一倍,14nm和10nm都做到了,而且晶体管成本下降幅度前所未有,这表示仍然有效。 他认为:“我们在14nm上与竞争对手相比领先3年。可以看到友商晶体管密度并没有提升,友商10nm节点晶体管密度只相当于我们14nmd的晶体管密度。”(网易科技)
2017-09-19
英特尔回应"消亡论":大部分人都错了!
有人说,不再重要了,并认为它纯粹是一个技术问题,或者只是几家巨头间的竞赛。还有人说,除了某几个特定领域,遵循已让成本太过高昂。更有人说,已死。真相究竟是什么?“其中大部分观点是错误的。”英特尔高级院士Mark Bohr此前在一场美国的“制造大会”上表达了自己对的最新看法。他认为,在当今世界仅有几家公司有能力实现的效益,带来的不是一场竞赛,但一些公司却背离了的法则,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制程节点名称根本无法正确体现制程位于曲线的哪个位置。Mark Bohr认为,在任何可预见的未来都不会终结,有一天可能会达到物理极限,但目前还看不到终点。
2017-09-02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