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

互联互通最新快讯,36氪聚合所有互联互通相关的新闻快讯,并为你提供最新的相关资讯。
本次共找到 43 条【
互联互通
】相关快讯
央行公布《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合作管理暂行办法》
36氪获悉,据央行网站消息,为规范开展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合作相关业务,保护境内外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利率互换市场秩序,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合作管理暂行办法》,自2023年4月28日起施行。
2023-04-28
沪深港通标的扩容满月,机制持续深化
沪深港通股票标的范围扩大正式生效已满一个月。Wind数据显示,3月13日至4月13日,北向资金期间成交金额为2.35万亿元人民币,南向资金期间成交额达到了7885.39亿港元。与此同时,机制仍在持续优化中。下一步,优化沪深港通交易日历、利率互换开通,港股通开通人民币柜台以及香港发行国债期货等诸多举措将落地,有望持续加深,内地资本市场开放迈出更大步伐,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证券日报)
2023-04-14
中金:智慧家居市场成长可期
36氪获悉,中金公司表示,展望未来,政策扶持+产业升级,加速大家居行业向智慧化进军。近年来各类扶持智慧家居的政策不断落地推进,内容涵盖促进先进技术在智慧家居中的推广应用、促进智慧家居消费、推动智慧家居向场景化发展、强化内部产品等;我们认为当前智慧家居处于2.0智慧空间和3.0的过渡阶段,未来随着智慧化技术的发展突破以及智慧家居生态的不断进步,智慧家居市场成长可期。
2023-03-07
机制持续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国际公司赴港上市兴趣提升
在近日举行的2022年全年业绩新闻发布会上,港交所表示,今年领域的努力方向之一为允许国际公司纳入沪深港通。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港股市场已有众多国际公司上市,国际公司纳入沪深港通有利于提升这些公司的交投活跃度,实现内地居民资产的多元化配置,并将不断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上证报)
2023-02-28
上交所:继续优化机制安排,吸引境外优质上市公司来上交所发行CDR
上交所:守正创新,坚定对外开放不动摇,更好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发挥上交所地处上海作为对外开放前沿的优势,全面落实“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要求,继续优化机制安排,加强与全球主要证券市场的合作,吸引境外优质上市公司来上交所发行CDR,不断探索创新ETF互通机制,不断完善跨境投融资体系,丰富交易所市场产品体系,进一步提升境外发行人和投资者参与交易所股票及债券市场的便捷性。(证券时报)
2022-12-22
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原则同意两地交易所进一步扩大股票标的范围
36氪获悉,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原则同意两地交易所进一步扩大股票标的范围。此次,股票拟双向扩大标的范围,具体调整如下:沪深股通的标的范围调整为:市值50亿人民币及以上且符合一定流动性标准等条件的上证A股指数/深证综合指数成份股,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的A股。
2022-12-19
中金公司成为首家在沪深交易所备案的德国市场GDR跨境转换机构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11月17日宣布,中金英国完成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境内外证券交易所全球存托凭证(GDR)对德国的跨境转换机构备案,成为首家在沪、深交易所备案的德国市场GDR跨境转换机构。(界面)
2022-11-17
深交所:对瑞士银行予以全球存托凭证境外跨境转换机构备案
深交所发布公告,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与境外证券交易所存托凭证上市交易暂行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存托凭证业务指引第1号——存托凭证跨境转换》的相关规定,深圳证券交易所对瑞士银行予以全球存托凭证境外跨境转换机构备案,其开展跨境转换业务的市场范围在深交所官网存托凭证子网站公布。(证券时报)
2022-10-26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推动境外上市新规立法程序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2022年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致辞时表示,证监会将继续稳步推进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制度型开放,推动境外上市新规立法程序,做好改革实施后的配套规则、系统建设等准备工作。拓展优化存托凭证业务,支持更多上市公司存托凭证发行上市。进一步优化完善沪深港通机制,推动交易所、债券市场取得实质进展。稳步扩大商品和金融期货国际化品种,支持开展期货产品结算价格授权合作,实现期货市场开放路径多元化。(中证报)
2022-09-02
中瑞证券市场存托凭证业务正式开通
36氪获悉,证监会消息,7月28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与瑞士财政部国务秘书斯托菲尔共同宣布中瑞证券市场存托凭证业务正式开通并致辞。中国驻瑞士大使王世廷出席开通仪式并致辞,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蔡建春、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沙雁和瑞士SIX集团交易所负责人托马斯·西伊伯分别发言,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副司长王国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孔庆文出席。
2022-07-28
GDR发行一单接一单,券商跨境业务能力“迎考”
据统计,从今年3月中旬三一重工首先筹划GDR发行、拓宽国际融资渠道之后,已有超过10家A股上市公司申请GDR发行。有投行人士表示,与“资金”跨境到对方市场直接买卖股票的模式不同,存托凭证业务是将境外基础股票转换为存托凭证(DR),随后通过“产品”跨境,方便投资者按照本地的交易习惯和交易时间完成交易结算。在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投行要具备跨市场提供证券化产品的能力。(上证报)
2022-07-27
ETF开通首周,军工ETF表现最佳
数据宝统计显示,据港交所数据,开闸以来,ETF沪股通、深股通的买入及卖出分别累计成交1.87亿元和0.36亿元。截至7月8日收盘,83只陆股通ETF中,30只上周收涨,涨幅居前的ETF多数是新能源车和军工类的ETF,其中鹏华中证国防ETF上周涨幅3.01%,排在首位。29只产品的周成交额超10亿元,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76.63亿元的成交额居首。(第一财经)
2022-07-11
高盛:ETF纳入是机制对新交易工具扩容的标志性事件
7月4日,ETF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机制正式启动。高盛全球市场部大中华区股票业务主管马智萍解读称,这是股票市场机制建立以来,对新交易工具扩容的标志性事件,不仅进一步增强了内地、香港市场的融通,也代表着中国ETF市场向国际投资者开放的第一步。马智萍表示,由于覆盖核心资产或行业主题的ETF综合覆盖范围更广,间接拓宽了投资者跨境配置更多优质A股及港股资产的范围。(上证报)
2022-07-04
央行:开展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合作
中国人民银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联合公告,开展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合作。“互换通”业务通过两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连接,使境内外投资者能够在不改变交易习惯、有效遵从两地相关市场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便捷地完成人民币利率互换的交易和集中清算,不仅有利于投资者管理利率风险,也有利于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香港证监会、香港金管局等部门共同制定制度办法,并于即日起6个月之后正式启动“互换通”。(证券时报)
2022-07-04
ETF拉开大幕,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稳步前行
7月4日,下的ETF交易拉开大幕。根据沪、深、港三地交易所公告,首批纳入ETF的符合资格标的共87只,其中包括4只香港ETF及83只内地ETF。业内人士表示,ETF纳入,是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信号,有助于增强境外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信心。同时,此举拓展了配置境内ETF的资金来源,有望增强A股对境外中长期配置型资金的吸引力。(中证网)
2022-07-04
ETF纳入,业内:预计A股将迎更多外资流入
6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交易型开放式基金纳入相关安排的公告》。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本次ETF纳入将给两地市场注入活力。对于港股而言,目前恒生指数整体市盈率约9.9倍,处于历史低位,港股通ETF纳入后,有望使部分被低估的港股走强;对于A股而言,ETF纳入,降低了外资投资的门槛,有望吸引更多外资流向A股市场。(证券日报)
2022-06-25
京杭大运河京冀段实现试验性通航
6月24日,京杭大运河北京段、河北段联合举行京冀游船通航仪式,随着来自通州和香河的船只相向缓缓驶过船闸,标志着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试验性通航,北京与河北通过大运河再一次紧密相连,京冀协同发展又向前迈进重要一步。据了解,在疫情防控条件允许后,市民乘游船到河北的愿望将得以实现。(央视新闻)
2022-06-24
摸底逾30家基金公司备战ETF:增加供给,部分产品符合遴选要求
5月27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称,原则同意两地交易所将符合条件的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纳入。同日,沪深交易所就ETF纳入标的相关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连线逾30家基金公司获悉,部分公司已为ETF纳入做了充分准备,以行动呼应高水平双向开放;另有部分公司预计境外投资者或偏爱行业主题ETF,部分产品符合遴选要求。(证券日报)
2022-05-30
港交所行政总裁:ETF纳入是机制升级的又一个标志性成果
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欧冠昇表示:“ETF的纳入是机制升级的又一个标志性成果。ETF纳入标的可以满足市场各方对于更高的要求,为内地与香港市场创造共赢,促进两地市场的持续发展。我们期待与内地伙伴和市场各方继续携手合作,推动两地市场机制的不断升级。”(证券时报)
2022-05-27
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原则同意两地交易所将符合条件的交易型开放式基金纳入
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联合公告: 原则同意两地交易所将符合条件的交易型开放式基金(交易所买卖基金)纳入。ETF纳入后,内地和香港投资者可以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和ETF基金份额。投资者通过投资ETF,仅可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不允许申购赎回。(第一财经)
2022-05-27
中国结算就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机制登记、存管、结算业务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修订形成《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机制登记、存管、结算业务实施细则》。现面向各市场参与主体公开征求意见。一是修订港股通按金计算方式相关规则条款。新增规定境内结算参与人缴纳的按金少于香港结算向本公司收取的按金时,本公司可就不足部分向境内结算参与人进行分摊收取。二是删除对境内结算参与人分摊收取集中抵押金相关内容。三是增加新按金模型下业务概念释义,相应删除原有的已不再适用的概念释义。(证券时报)
2022-04-08
史美伦:港交所将继续在提升等方面为投资者带来机遇
香港交易所2月4日上午举行了新春开市仪式。港交所董事会主席史美伦、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一同敲锣,迎接虎年新春首个交易日。史美伦在开市仪式上称,港交所将继续担任好市场领导者的角色,在提升市场结构、促进绿色金融、等多方面发展,为业界、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机遇。欧冠升则表示,港交所将坚定专注于持续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双向资本流动。(中证网)
2022-02-04
首批MSCI中国A50指数ETF在香港上市
首批追踪MSCI中国A50指数的交易所买卖基金(ETF)13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港交所介绍,名称为华夏、南方东英、易方达(香港)的三只全新MSCI中国A50指数ETF分别于13日、14日上市,设有港元、美元及人民币柜台。(证券时报)
2021-12-13
南方MSCI中国A50ETF,将于11月8日深交所上市
南方基金今日公告,此前备受市场关注的南方MSCI中国A50ETF将于11月8日起在深交所上市交易。该基金将紧密跟踪MSCI中国A50指数,为投资者布局A股行业龙头提供工具化产品。(新浪财经)
2021-11-03
银联商务接入数字人民币平台
从银联商务获悉,银联商务数字人民币受理系统日前已顺利对接数字人民币平台,并在试点地区成功完成商户首单交易。银联商务表示,接入后,今后将可实现“一次开发即全量对接”,不仅极大程度节省了银联商务及其合作机构后续的开发建设成本,也为其进一步拓展数字人民币产品功能和应用范围、促进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中证网)
2021-10-29
上清所发布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南向合作业务实施细则及指南
上海清算所网站发布《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南向合作业务实施细则》《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南向合作业务指南》。实施细则指出,经中国人民银行认可,上海清算所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香港金管局CMU)建立基础设施,为“南向通”境内投资者提供发行认购、托管清算结算相关服务。上海清算所将按照监管部门相关要求,报送境内投资者“南向通”债券账户余额及变动等数据。(界面)
2021-09-15
北京与重庆轨道交通乘车二维码实现
2021年8月1日起,北京与重庆轨道交通乘车二维码实现,范围包括两地城市轨道交通的所有运营线路。北京、重庆两地市民使用“亿通行APP”或“渝畅行APP”均可在本地或两地跨城城市轨道交通刷码乘车,无需下载多个APP ,跨城出行更便捷。(界面新闻)
2021-08-01
北京天津地铁乘车二维码实现
从2月6日起,北京、天津地铁乘车二维码实现,乘客持“亿通行App”或“天津地铁App”,在京津两地均可刷码乘地铁。乘客使用“亿通行App”轨道交通乘车码乘坐天津地铁产生的消费不享受天津当地轨道交通二维码乘车优惠,且消费金额不计入北京轨道交通月度累计消费,不享受北京轨道交通票价阶梯折扣优惠。同样,使用“天津地铁App”轨道交通乘车码乘坐北京地铁产生的消费不享受北京轨道交通票价阶梯折扣优惠。(新华视点)
2021-02-07
林郑月娥:逐步扩大内地与香港合资格股票范围
据香港电台网站报道,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上星期发表的《施政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她非常感谢中央政府支持,将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逐步扩大“”合资格股票范围,同意加快香港上市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和内地科创板股票,在符合特定条件下纳入标的。(界面)
2020-12-03
Apple Pay新增京津冀、深圳卡,陆续支持全国275城交通出行
4月8日凌晨,苹果正式在国内更新Apple Pay交通卡服务,新增支持京津冀卡以及深圳通卡。此次新增的深圳通卡和京津冀卡都是交通联合卡,其中一卡通官方宣称京津冀卡支持全国275城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间接拓宽了Apple Pay交通卡的适用范围。(凤凰网科技)
2020-04-08
网联试点再跑通一地,条码支付提速
继条码支付业务正式破冰后,1月15日,网联试点再跑通一地。杭州银行与通联钱包、壹钱包在杭州某商户现场通过网联网络,完成了多账户消费结算。这意味着,网联在杭州完成首笔银行与非银金融机构之间的央行标准化条码验证。(经济参考报)
2020-01-16
中国银行率先实现银联二维码与微信
日前,中国银行与中国银联、财付通合作,率先实现手机银行扫描微信“面对面二维码”收款码的支付功能,成为首家与微信实现互认互扫的银行。目前,客户在试点地区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扫描微信的收款二维码即可完成支付。(中证报)
2020-01-13
中国银联与腾讯旗下财付通公司已就条码支付达成合作
中国银联与腾讯旗下财付通公司近日已就条码支付达成合作,双方正共同研究条码支付技术方案。银联和财付通达成扫码互认的主体是“云闪付APP”和“微信支付”,该合作倾向于两者间的商业合作,与央行主导的条码支付编码规则统一不完全是一回事。(上海证券报)
2020-01-04
工信部王新哲:深化中国东盟网络安全合作,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安全
36氪获悉,中国-东盟网络安全产业交流与合作发展培训会在广西南宁举行。王新哲就深化中国和东盟的网络安全合作提出倡议,共同推动安全发展。在推动双方网络基础设施,努力提供惠及中国和东盟地区高品质信息通信服务的同时,共同加强网络设施、网络数据在过程中的安全保障,保障数字经济发展和用户利益。
2019-10-29
沪深港通南向投资者实名制拟于近期实施
据香港证监会,为进一步加强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根据两地股票市场交易机制下有关信息的协议,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已达成共识,拟启动并于近期推出沪深港通南向投资者识别码制度,即实施沪深港通南向投资者实名制。沪深港通北向投资者实名制,已在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的共识下,于2018年9月26日实施。(新华社)
2019-10-13
港交所李小加:科创板纳入机制只是时间问题
港交所总裁李小加表示,科创板纳入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机制只是时间问题。李小加说,根据机制下的安排,A+H股如果在A股上了科创板,H股是能进入到机制之内。(财联社)
2019-09-21
野村:月末通过流入的资金将达10亿美元
36氪讯,233只A股将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野村中国预计,5月31日通过流入的资金将达到10.1亿美元,其中流入A股的被动资金相当于平均日成交额的10%左右,而纳入指数的62家香港上市公司流入的被动资金将是平均日成交额的9.3倍。
2018-05-15
李小加:每日额度扩大及时回应了市场需求
自2018年5月1日起,沪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额度将分别由130亿元人民币调整为520亿元人民币,沪港通下的港股通及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每日额度将分别由105亿元人民币调整为420亿元人民币。 港交所李小加回应说:“这一举措及时回应了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证券时报网)
2018-04-11
临沂首发全国版公交手环,181个城市可使用
8日,临沂公交集团首发全国版公交“智汇手环”。该手环除可以进行电话提示、运动计步、睡眠监测外,还能在全国181个城市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这就意味着以后坐公交、地铁可抬腕支付。(鲁南商报)
2018-03-09
京津冀交通一卡通年底前实现轨道交通路网全覆盖
据北京市交通委网站消息,北京市交通委正在组织实施轨道交通全路网AFC系统升级测试工作,今年12月底前,将实现京津冀交通一卡通在轨道交通路网的全覆盖。(中新网)
2017-10-24
中国通号打造全球首条地铁
国资委消息,近日,随着重庆地铁五号线一期信号系统交叉测试的成功,装备中国通号完全自主CBTC信号系统的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率先具备条件,标志着由中国通号打造的全球首条地铁即将孕育而生。地铁后,可以满足乘客一站式“直达”的需求,减少客流换乘压力,降低地铁建设成本,大幅度提高车辆利用率和运营效率。
2017-09-08
银联联手百家银行布局银联版二维码
5月27日,银联董事长葛华勇表示,首批支持云闪付二维码的商业银行已经超过40家,另外有近60家商业银行正在加紧测试并即将开通,年内其他主要银行将基本实现全部开通。以京东、美团、大众美团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已向银联二维码开放入口,上亿的活跃用户将通过APP进行扫码支付。受理端约有266万商户开通银联标准二维码支付。(财新)
2017-05-27
内地与香港股市交易机制有关问题明确
22日从央行获悉,为顺利实施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机制,规范相关资金流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6-11-22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