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最新快讯,36氪聚合所有智能制造相关的新闻快讯,并为你提供最新的相关资讯。
本次共找到 40 条【
智能制造
】相关快讯
工信部:2025年基本形成有色金属行业标准体系
工信部办公厅印发有色金属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建设目标提出,2025年,基本形成有色金属行业标准体系,累计研制40项以上有色金属行业领域标准,基本覆盖智能工厂全部细分领域,实现智能装备、数字化平台等关键技术标准在行业示范应用,满足有色金属企业数字化生产、数据交互和智能化建设的基本需求,促进有色金属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证券时报)
2023-03-28
工业富联加码国内高端,赣州园区预计5月投产
工业富联对外表示,其赣州园区建设顺利,预计5月投产,该园区聚焦高端领域,是工业富联目前在国内投资最大、建设最新、数字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园区,预计达产后年营收300亿元。工业富联称,将持续加大在国内如广东深圳、河南济源、浙江杭州、浙江绍兴等地的投资建设,尤其是在高端领域的布局。(证券时报)
2023-03-09
工信部:推进装备、工业软件、系统解决方案创新发展
23日,2022世界大会在南京召开。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工信部将坚持主攻方向,立足中国制造业实际情况,夯实基础、完善标准、培育生态、强化应用,加快打造“升级版”。着力构建高效能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引领演进升级。着力建设高水平产业体系,推进装备、工业软件、系统解决方案创新发展,加强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证券时报)
2022-11-23
工信部等四部门部署开展2022年度试点示范行动
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日前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2年度试点示范行动。试点示范内容包括优秀场景和示范工厂。将坚持立足国情、系统推进、分类遴选、动态调整的原则,以揭榜挂帅方式建设细分行业示范工厂,凝练总结一批具备较高技术水平和推广应用价值的优秀场景,带动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装备、软件、标准和解决方案,探索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智能转型升级路径。(证券时报)
2022-09-27
工信部公开征求对《有色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2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36氪获悉,据工信部官网,工信部公开征求对《有色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2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有色金属行业标准体系,累计研制40项以上有色金属行业领域标准,基本覆盖智能工厂全部细分领域,满足有色金属企业数字化生产、数据交互和智能化建设的基本需求,实现关键技术标准在行业示范应用,促进有色金属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2022-09-06
六部门:制造领域优先探索工业大脑、机器人协助制造、机器视觉工业检测、设备互联管理等智能场景
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在制造、农业、物流、金融、商务、家居等重点行业深入挖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促进智能经济高端高效发展。制造领域优先探索工业大脑、机器人协助制造、机器视觉工业检测、设备互联管理等智能场景。物流领域优先探索机器人分流分拣、物料搬运、智能立体仓储以及追溯终端等智能场景。金融领域优先探索大数据金融风控、企业智能征信、智能反欺诈等智能场景。(证券时报)
2022-08-12
三一产业园在西咸新区开工建设
7月31日,三一产业园在西咸新区开工建设。三一产业园选址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分两期实施,一期主要建设 “三一重装西部中心”和“秦创原三一全球研发中心”。(证券时报)
2022-07-31
富士康加速营合作基地落地深圳龙华
7月27日,富士康加速营合作基地正式揭牌启用。富士康加速营合作基地位于龙华区港之龙科技园,基地功能涵盖前沿科技沙龙、加速孵化、灯塔工厂建设经验及标准输出、数字工匠人才培育等。截至目前,富士康加速营已吸引包括亚马逊云科技、英伟达、微软、麦肯锡、中关村科技园、智慧工厂研究院在内的6大合作伙伴、16家投资机构、40余家创新企业加入,并与超过80家海内外上下游领先企业形成产业联盟。(证券时报)
2022-07-28
中信证券:稀土永磁行业有望迎来不亚于新能源车的新增长极
中信证券发布的最新研报认为,“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布局战略,工业机器人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具有较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是构建工业机器人伺服系统的核心材料。随着机器人行业高速发展,稀土永磁行业有望迎来不亚于新能源车的新增长极,同时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或将进一步提升高性能钕铁硼的需求预期。持续推荐稀土全产业链战略配置价值。(证券时报)
2022-07-28
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制造首个“智能工厂”在津投产
据天津日报,日前从津企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获悉,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央企数字化转型示范基地,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装备行业智能化转型实现重大突破。“智能工厂”设计年产能为8.4万结构吨,拥有总长1631米、适合大型海洋工程船舶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停靠的优质码头资源。(证券时报)
2022-06-29
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投产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6月26日宣布,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装备行业智能化转型实现重大突破。据介绍,“智能工厂”总面积约57.5万平方米,核心设施包括三大智能生产中心、七大辅助车间和八大总装工位,设计年产能为8.4万结构吨,拥有总长1631米、适合大型海洋工程船舶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停靠的优质码头资源。(新华社)
2022-06-27
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工厂”投产
中国海油今天(6月26日)发布消息,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装备行业智能化转型实现突破。“智能工厂”总面积约57.5万平方米,核心设施包括三大智能生产中心、七大辅助车间和八大总装工位,设计年产能为8.4万结构吨,拥有总长1631米、适合大型海洋工程船舶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停靠的码头资源。(中国新闻网)
2022-06-26
中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投产
6月26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中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正式投产,标志着国内海洋油气装备行业智能化转型实现重大突破。“智能工厂”设计年产能为8.4万结构吨,码头总长1631米,适合大型海洋工程船舶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停靠。(证券时报)
2022-06-26
中信证券:持续看好智能汽车在整车制造、智能驾驶产业链中的投资机遇
中信证券指出,智能汽车时代来临,我们持续看好智能汽车在整车制造、智能驾驶产业链中的投资机遇。伴随着智能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智能驾驶领域中的感知系统、决策系统、高精度定位、智能座舱、汽车软件、车联网等领域将迎来新的投资机遇。 (第一财经)
2022-06-24
中信证券:持续看好智能汽车在整车制造、智能驾驶产业链中的投资机遇
中信证券指出,智能汽车时代来临,我们持续看好智能汽车在整车制造、智能驾驶产业链中的投资机遇。伴随着智能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智能驾驶领域中的感知系统、决策系统、高精度定位、智能座舱、汽车软件、车联网等领域将迎来新的投资机遇。(第一财经)
2022-06-14
工信部:到202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石化行业标准体系
36氪获悉,工信部就《石化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2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到202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石化行业标准体系,累计制修订30项以上石化行业重点标准,基本覆盖基础共性、石化关键数据及模型技术、石化关键应用技术等标准;对于原油加工等石化细分行业,优先制定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产、管理、服务等特有场景应用的标准,推动标准在石化行业的广泛应用。
2022-03-29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北京调研发展情况
日前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等在北京调研发展情况,并就高水平推进实施、高起点谋划装备数字化等进行了讨论。调研组一行先后考察了三一智造桩工机械智能工厂、三一重能风电机组标杆工厂、福田康明斯发动机示范工厂,了解企业融合应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供应链管理、运维服务全生命周期,通过全要素数据采集和全流程智能管控,实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经验做法。(证券时报)
2022-01-28
海康威视: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拟52.7亿元投建多个项目
36氪获悉,海康威视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12.86亿元投资建设海康威视全球仓储物流中心项目;控股子公司海康机器人拟以15.34亿元投资建设海康机器人(桐庐)基地项目,以11.66亿元投资建设海康机器人产品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控股子公司海康微影拟12.80亿元投资建设红外热成像整机产品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
2022-01-18
工信部:到2023年初步建立建材行业标准体系
工信部印发《建材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明确到2023年,初步建立建材行业标准体系,制定不少于20项相关标准;对于智能化水平较高的细分领域,实现智能装备、智能矿山、智能工厂标准基本覆盖,重要的智能服务、智能赋能技术、集成互联标准有所覆盖;其他细分领域优先制定智能工厂标准;实现重要关键技术标准在行业示范应用。(证券时报)
2022-01-13
泉峰汽车:拟定增募资不超22.84亿元
36氪获悉,泉峰汽车日前公告称,拟定增募资不超过22.84亿元,用于高端汽车零部件项目(二期)、汽车零部件欧洲生产基地项目、新能源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贷款。
2021-12-30
宁波方正:公司板块有部分涉足锂电池结构件生产线业务
36氪获悉,宁波方正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板块有部分涉足锂电池结构件生产线业务,该业务团队会为公司在安徽巢湖投建锂电池结构件生产线提供一定支持。
2021-12-06
华为以1.88亿元在东莞拿地,押宝智能汽车
近日,华为以1.88亿元竞得东莞松山湖26万平方米工业用地,产业类型为智能汽车部件制造。东莞松山湖高新区项目投资效益协议合同书显示,项目投资总额不低于24亿元。这是华为近两个月来第二次竞得产业用地。10月,华为以2.98亿元底价拿下深圳市龙华区福城街道一宗工业用地,与新能源产业相关。(中证报)
2021-11-30
闻泰科技:拟发行86亿元可转债
36氪获悉,闻泰科技公告称,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86亿元,发行数量为8600万张。本次募集资金拟用于闻泰无锡产业园项目、闻泰昆明产业园项目(二期)、闻泰印度产业园项目、移动智能终端及配件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2021-07-25
卫星互联网企业“银河航天”完成新一轮融资
36氪获悉,卫星互联网企业“银河航天”成最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近80亿元人民币,成为我国商业航天及卫星互联网领域第一只独角兽企业。本轮融资由南通开发区产业投资基金领投,混沌投资、经纬中国、中金资本旗下中金基础设施基金等跟投,老股东顺为资本、五源资本(原晨兴资本)、君联资本、源码资本等持续跟投。
2020-11-17
中国电信与美的集团在智慧家庭和5G领域展开合作
今日,中国电信与美的集团在京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结合中国电信5G云网融合资源和美的全球领先家电优势,在智慧家庭和5G领域展开合作。(证券时报)
2020-10-22
联想南方基地建设工程在深圳正式开工,投资20亿元
36氪获悉,3月11日上午, 联想南方基地建设工程正式宣布开工。联想南方基地总投资20亿元,建设规模约28万平方米,产品不仅涵盖个人电脑、服务器等联想传统业务,而且将承载孵化各类智能产品等新兴业务,并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0-03-11
山东移动、海尔、华为联合推进5G智慧工厂实践
由海尔、山东移动、华为三方联合完成“5G+”解决方案落地,通过5G MEC的部署,将网络能力、计算能力、存储能力、行业应用等在海尔互联工厂落地,满足用户“数据不出场”、超低时延的需求。同时,互联工厂重点落地了5G机器视觉云化、5G+AR远程运维指导以及5G智能设备管控等应用。其中, 5G机器视觉云化作为重点落地方向在“华为全联接”大会进行发布。(人民邮电报)
2019-09-18
发改委:2019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有四大特点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称,2019年版鼓励目录有四大特点:一是较大幅度增加鼓励外商投资领域。二是鼓励外资参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继续将制造业作为鼓励外商投资的重点方向,支持外资更多投向高端制造、、绿色制造等领域。在电子信息产业,新增5G核心元组件、集成电路用刻蚀机、芯片封装设备等条目。三是鼓励外资投向生产性服务业。四是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外资产业转移。(证券时报e公司)
2019-06-30
天津市与TCL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天津市与TCL昨日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津建设TCL北方业务总部,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根据协议,天津市将与TCL共建工业互联网及示范基地,依托在津落户的TCL北方业务总部,打造工业互联网及创新产业聚集区。(天津日报)
2019-06-05
中国首条5G生产线在武汉启动
4月10日,中国移动湖北公司与中国信科集团在湖北武汉共同发布“5G智慧工厂”项目,这也是我国首条5G生产线。该生产线位于中国信科虹信通信天馈生产基地,主要生产通信设备天线。生产线上,机械手自动焊接、组装,并通过5G网络随时上传工作状态,云端平台统一管理,几乎无需人为干预。(上证报)
2019-04-11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突破关键共性技术
36氪讯,日前,在工信部消费品工业试点示范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强调,要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培育消费品工业新的增长点;二是加强创新驱动,突破关键共性技术;三是加强标准研制,不断提升行业智能化水平;四是加强示范引领,加快行业智能化改造提升。
2018-11-05
绵阳长虹产业园正式开建,为中国首批试点示范项目
近日,作为中国首批试点示范项目和西部唯一一个中德合作试点示范项目的承担单位,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在绵阳高新区正式开工建设长虹产业园。未来,长虹将全面实施产业布局调整战略,共规划在绵建设涵盖经开区产业园、产业园、国家双创产业园在内全产业链科技园区,总投资共计近100亿元,建成后可实现销售规模约一千亿元。(证券时报)
2018-10-30
《国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发布
在10月12日召开的世界大会上,《国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正式发布。根据《指南》,2018年,我国将累计制修订150项以上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基本覆盖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到2019年,累计制修订300项以上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全面覆盖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上证报)
2018-10-12
联想董事长杨元庆:已经跨过拐点,会比富士康做得好
9月26日,在联想集团2018年科技创新大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第三次浪潮是欧美企业引领的,在这次智能变革时代,联想有机会去引领行业的发展。如果说企业转型是U字型的,联想已经跨过了那个底部,进入了上升的阶段,收入加速增长和利润改善。谈及,杨元庆说“我相信我们比富士康会做得好”。(澎湃)
2018-09-27
《2017河南省白皮书》发布
白皮书全面披露了河南省的总体情况。截至2017年年底,全省共选定73家省级智能工厂试点示范、104家省级智能车间试点示范,累计认定省级“互联网+”工业创新示范企业52家,探索发展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形成一批典型案例。(财联社)
2018-04-17
首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诞生,海尔COSMOPlat获批首家示范平台
今日“海尔COSMOPlat国家级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示范平台发布会”上正式宣布海尔COSMOPlat获批“基于工业互联网的集成应用示范平台”,为全国首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
2018-02-27
星云股份:研制新型动力电池系统装配线 加大锂电池组业务布局
据e公司消息,从星云股份(300648)获悉,近日,在动力电池PACK自动化装配线研发设计方面,公司根据客户需求设计推出一条新的动力电池PACK自动化装配线(该产线未来将应用于江苏某客户),该产线可用于动力电池PACK壳体的自动上料,PACK零部件自动拧紧,线束、接头等零部件装配以及ack相关自动化测试,同时具备双机器人协同作业、自动测试等功能,这是公司在锂电池组业务加大研发布局后得到的又一新成果。
2017-12-15
西门子两大研发创新中心落户成都
8月4日,成都高新区与西门子公司签约,建立西门子工业软件全球研发(成都)中心和西门子(成都)创新中心,项目总规模约为10亿元。针对成都产业布局的特点,西门子(成都)创新中心还将专门打造“专业实验室”和“行业解决方案研究中心”。
2017-08-04
工信部:开展中德合作试点工作
据工信部,为推动中德合作再上新台阶,工信部决定组织开展2017年中德合作试点示范工作。
2017-05-26
2025年中国“智造”路程将完成一半
近日,由21世纪传媒主办的2016中国智造业年会发布了《中国智造业竞争力报告》。该报告显示,中国走了不到30%的路程,到2025年中国将能够走过超过50%的路程,2035年预计能够走过70%的路程。
2016-10-18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