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

中国芯片最新快讯,36氪聚合所有中国芯片相关的新闻快讯,并为你提供最新的相关资讯。
本次共找到 47 条【
中国芯片
】相关快讯
IC设计需求回补,晶圆代工厂Q2跌势有望收敛
据半导体业者表示,全球景气回复仍需要一段时间,但近期已有部分大厂的客户订单出现回补迹象。晶圆代工厂在IC设计客户需求回升与祭出价格折让策略刺激投片的情况下,第二季度跌势可望收敛。首季进入产业利用率与业绩谷底的晶圆代工厂,近日也意外接到多家客户急单,如先前削减台积电订单的英伟达,也因中国AI芯片需求劲扬,重新加大下单力道。(财联社)
2023-02-20
苗圩:新能源汽车芯片使用量是智能手机的10倍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论坛专家媒体交流会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芯片使用量是智能手机的10倍,需求远远大于消费电子市场。预计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可以弥补消费电子需求下降对芯片市场带来的不良影响,未来将成为全球芯片市场的重要支撑力量。(界面)
2023-02-17
就美日荷限制向中国出口相关芯片制造设备,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严正声明
就美日荷限制向中国出口相关芯片制造设备,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严正声明称,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反对这一破坏现有全球半导体产业生态的行为,反对这一干涉全球贸易自由化、扭曲供需关系和供需平衡的行为,反对这一试图将中国半导体产业排除在全球产业体系及市场自由竞争之外的行为。(每经网)
2023-02-15
德氪微发布中国首款毫米波无线连接芯片,即将正式量产
36氪获悉,中国毫米波无线连接芯片企业德氪微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在2023欧洲国际试听及集成系统展(ISE2023)上宣布,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毫米波无线连接芯片产品即将正式量产。据介绍,德氪微此次量产投片的拳头产品——DK1668于2022年1月回片并点亮调通,首批产品将主要应用在LED显示屏和消费电子市场。
2023-01-31
“图灵量子”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36氪获悉,近日,国内光量子芯片及光量子计算产业化企业“图灵量子”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国家队”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领投,华控基金、东证创新、联想创投等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芯片量产能力打造、全栈产品的技术研发、以及面向行业应用的产业化推进。
2023-01-18
特斯拉要在中国布局芯片厂?官方回应:假消息
日前,有关“特斯拉要在中国布局芯片工厂”的消息引发热议。11月30日,特斯拉中国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一个假消息。”还有消息称,特斯拉向台积电下了芯片大单,该订单的规模将让特斯拉成为明年台积电的七大客户之一。对此,记者也向特斯拉方面进行了核实,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应。(每经网)
2022-11-30
英伟达将向中国推出GPU芯片A800,用于替代A100
据路透社11月7日报道,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公司证实,将在中国推出一款新的芯片A800,该芯片符合美国近期的出口管制规定。英伟达发言人在给路透社的一份声明中说,英伟达A800 GPU在第三季度投产,是A100 GPU的一种替代产品。8月底,英伟达表示,其芯片A100已被美国商务部列入了出口管制名单。(界面)
2022-11-08
SK海力士、三星电子获美国对华技术出口限制豁免,为期一年
综合韩联社、彭博报道,韩国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在公告中称,公司获得美国批准,可在无需额外许可要求的情况下向在中国的工厂供应研发和生产DRAM半导体所需的设备和组件,为期一年。SK海力士表示,这意味着可向全球稳定供应存储芯片。另据消息人士,美国也给予了三星电子同样的临时豁免。(界面新闻)
2022-10-12
商务部回应美方限制出口两款芯片
在9月1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8月31日美国芯片设计公司英伟达称被美国政府要求限制向中国出口两款被用于加速人工智能任务的最新两代旗舰GPU计算芯片A100和H100。中国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该举动将对中国科技企业的运作有何影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中方注意到相关情况。一段时间以来,美方不断滥用出口管制措施,限制半导体相关物项对华出口,中方对此坚决反对。美方相关做法背离公平竞争原则,违反国际经贸规则,不仅损害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也将严重影响美国企业的利益,阻碍国际科技交流和经贸合作,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世界经济恢复造成冲击。美方应立即停止错误做法,公平对待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多做有利于世界经济稳定的事。(央视新闻)
2022-09-01
中国工商界坚决反对美《芯片与科学法案》
在今天贸促会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孙晓表示:美方近日出台《芯片与科学法案》,其实施见效尚待时间检验,但其对全球芯片产业发展、国际经贸规则的破坏和影响是深远的。中国工商界对该法案表示坚决反对,其生效和实施将不仅阻碍中美工商界在半导体领域的正常经贸与投资合作,损害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全球半导体企业的利益,冲击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市场属性,还将加剧地缘政治竞争,扰乱全球芯片市场,影响全球芯片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配置和安全稳定,破坏疫情后的全球经济复苏。中国半导体协会发表声明,该法相关条款与全球半导体产业多年来形成的公平、开放、非歧视的共识背道而驰,敦促美国政府尊重行业共识,及时纠正错误做法。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对《芯片与科学法案》再次表示反对,并呼吁中美工商界携手应对,预防和削弱法案对中美工商界合作的不利影响,必要时采取有力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央视新闻)
2022-08-29
工信部副司长郭守刚:将持续关注汽车芯片供需情况,支持芯片企业加快扩充产能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在2022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暨首届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大会上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持续关注汽车芯片供需情况,进一步畅通芯片产供信息渠道,完善上下游合作机制,支持行业企业自愿进行库存调配、产品拆借等;梳理急需汽车芯片产品清单,引导整车、零部件和芯片企业协同创新,支持芯片企业加快扩充产能、提升供给能力;编制发布汽车芯片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建立完善第三方检测服务能力,研究设立汽车芯片专用险种,进一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中证网)
2022-06-28
台积电计划在中国台湾再建4座工厂:生产更多3纳米芯片
据报道,为了生产3纳米芯片,台积电准备在中国台湾省台南地区再建4座工厂。每座工厂的造价约为100亿美元,它属于台积电1200亿美元投资的一部分。台积电上周五还表示,2025年之前将会实现2纳米芯片批量生产。按照台积电的计划,它至少要在中国台湾省建20座圆晶厂,有些正在建设,有些已经完成。台积电还在美国亚利桑那投资建厂,预计2023年3月完工。(新浪科技)
2022-06-20
航顺SoC通过AEC车规认证,完成ISO 26262 2022年度签约
36氪获悉,日前,航顺车规级SoC HK32AUTO39A家族通过AEC-Q100测试认证。此外,航顺芯片2022年度ISO 26262 ASIL D汽车功能安全流程认证签约仪式已顺利举行。据介绍,航顺芯片于2018年启动车规MCU立项,2019年发布量产中国第一颗车规级MCU。
2022-03-18
三星电子新CEO:代工业务将在中国市场寻求新客户
据报道,三星电子新任联席首席执行官表示,该公司预计其芯片和组件部门今年会有强劲的业绩表现,因为该公司希望通过改善运营来增加供应,以应对全球市场的紧张局面。该部门负责人兼新任联合首席执行官Kyung Kye-hyun在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芯片和零部件业务预计将超过全球芯片市场9%的预期年增长率。Kyung表示,三星代工业务将在中国市场寻找新客户,并将重点通过改善工厂运营来提高供应能力。(新浪科技)
2022-03-16
CINNOResearch:11月中国智能手机SoC联发科再次超越高通排名第一
据CINNOResearch月度数据显示,11月在手机SoC方面,联发科再度超越高通,以860万颗的智能手机芯片销量蝉联11月榜首,高通以840万颗的当月销量紧随其后,苹果A系列芯片依靠iPhone13的强劲动能,占据第三。(财联社)
2022-01-06
小鹏汽车CEO:2025年新能源汽车将占中国新车销量35%
据报道,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路透社汽车峰会”上表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预计将占中国新车销量的35%以上。当被问及影响全球汽车行业的芯片供应短缺问题时,何小鹏表示,未来12个月芯片供应仍将是一个挑战,但情况将“逐渐好转”。(新浪科技)
2021-10-20
市场监管总局将北斗导航7种重要基础产品纳入首批认证目录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制定发布了《北斗基础产品认证目录(第一批)》《北斗基础产品认证规则》,将北斗导航用芯片、天线、模块、板卡等4大类共计7种重要基础产品纳入首批认证目录,使用有关国家标准和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发布的技术要求作为认证依据,同时明确认证实施的程序要求,确保认证评价过程和结果科学、合理、有效。(央视新闻)
2021-09-29
封测重地马来西亚疫情严重:已致芯片厂关闭,博世等受到波及
汽车电子公司博世中国区高层朋友圈发文称,因为马来西亚疫情严重,某半导体芯片供应商位于马来西亚麻坡(Muar)工厂被当地政府要求关闭部分生产线至8月21日。博世ESP/IPB、VCU、TCU等芯片将受到直接影响,预计8月份后续基本处于断供状态,对中国的汽车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澎湃)
2021-08-17
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汽车芯片供应短缺问题与相关企业座谈交流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电子信息司就汽车芯片供应短缺问题与相关企业座谈交流。装备工业一司、电子信息司建议汽车芯片供应企业高度重视中国市场,加大产能调配力度,提升流通环节效率,与上下游企业加强协同,努力缓解汽车芯片供应紧张问题,为中国汽车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第一财经)
2021-02-09
三星恢复对记忆芯片晶圆厂的投资
Electronic Times援引业内人士消息称,三星电子开始为航韩国的平泽工厂和中国的西安工厂下单。三星最近下达了韩国P2晶圆厂的DRAM设备订单和中国X2晶圆厂的NANO设备订单。新的投资正值记忆芯片价格已经企稳,库存水平已经降低。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记忆芯片市场恶化,三星推迟了设备投资或采取了保守的立场。(彭博)
2019-10-28
百度昆仑云服务器发布,运算能力提升近30倍
36氪获悉,在2019百度云智峰会上,百度发布昆仑云服务器,该服务器基于百度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昆仑”而生,运算能力比最新基于FPGA的AI加速器的性能提升了近30倍,兼容唯一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百度飞桨(PaddlePaddle)深度学习框架,针对图像、语音、NLP等AI能力专门优化。
2019-08-29
联发科完成SA/NSA双模芯片测试,首款5G终端明年上市
联发科技近日宣布在IMT-2020(5G)推进组组织的中国5G增强技术研发试验中,率先完成了基于3GPP十二月正式协议版本的SA(独立组网)和NSA(非独立组网)两种模式的测试。今年5月,联发科技发布了首款5G智能手机单芯片解决方案,内置Helio M70多摸调制解调器。预计搭载联发科技5G手机新品的产品将在2020年第一季度上市。(新浪科技)
2019-06-26
美国对中国存储芯片公司福建晋华实施出口限制
美国时间10月29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将福建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加入实体清单”,对福建晋华采取限制出口措施。美国商务部称,“福建晋华即将完成DRAM的量产,该技术可能源自美国,且将威胁到为美国军方提供此类芯片的供应商的生存。”目前尚无法确定美国商务部禁令会对福建晋华产生何种影响。(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10-30
红米代工企业闻泰科技计划收购荷兰芯片制造商:加强半导体实力
据彭博社报道,中国企业闻泰科技正在计划以252亿人民币(约合36亿美元)收购荷兰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Nexperia)75.86%的股份。闻泰科技以一家公司的名义整合了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该公司会为华为、联想以及小米的智能手机品牌组装设备。(新浪科技)
2018-10-26
微软考虑使用华为AI芯片?华为回应:否认与微软合作
36氪讯,针对此前关于微软考虑在中国的数据中心使用华为新开发的AI芯片的报道,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今日否认与微软合作,微软的中国数据中心也没有使用华为的新型人工智能芯片方案,因为华为并不单独销售芯片。
2018-10-10
美光称尚未收到销售临时禁令
美国芯片厂商美光周二表示,尚未收到竞争对手台联电早些时候提到的在中国大陆销售芯片的临时禁令。美光在声明中称:“美光尚未收到台联电和福建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在7月3日声明中提到的初步禁令。”美光表示,在评估来自福州中级人民法院的文件之前,该公司不会对此置评。(新浪)
2018-07-04
中国光电子芯片新突破:未来可搭载手机实现夜视功能
云南大学团队研制出一种能够让人类在黑夜中更好的看清事物的新型光电子芯片。该芯片不仅可以直接将红外辐射直接转变为可见光,还可以同时捕获红外辐射诱发产生的电子和空穴,使红外光到可见光的转换效率得到突破,可高达5%,接近于理论极限6.5%。(新京报)
2018-06-19
中国将建立跟踪汽车行迹的电子识别系统
据知情人士,中国正在建立一个利用电子识别系统跟踪汽车的全国性项目。根据上述将于7月1日推出的计划,车辆在注册时需安装一个用于追踪车辆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芯片。知情人士称,是否安装上述芯片最初由车主自愿选择,但2019年1月份起新车将强制要求安装。(新浪)
2018-06-14
汇顶科技:心率检测芯片商用于华为荣耀心晴耳机
由汇顶科技自主研发并具有知识产权的心率检测芯片,今日正式商用于华为荣耀心晴耳机,代表着中国IC企业自主研发的高性能、低功耗心率检测芯片首次应用于主流终端品牌。(证券时报)
2018-06-06
东芝芯片业务出售通过中国反垄断审查,预计交易将在6月1日完成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东芝公司17日晚宣布,其半导体子公司“东芝存储器”(东京)的出售程序通过了中国的反垄断审查。至此,该交易已获得所有必要的反垄断批准,以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50亿元)出售给美国基金贝恩资本为主的“日美韩联合体”的事宜确定了下来。东芝表示,如今所有反垄断审查已通过,后续将采取必要的程序来完成交易,预计交易将于2018年6月1日完成。
2018-05-18
中国监管机构批准东芝芯片业务出售交易
知情人士称,贝恩资本已收到中国监管部门对其收购东芝芯片子公司交易的批准。中国监管部门已告知贝恩资本其已批准该交易,且未做调整。贝恩资本去年达成以180亿美元收购东芝闪存芯片子公司的交易,但一直在等待中国反垄断监管机构的决定。 ​​​​(华尔街日报)
2018-05-17
英特尔推出10纳米芯片,率先供应中国OEM厂商
据外媒报道,英特尔公司近日发布10纳米处理器的具体信息。据报道,联想公司开发的Ideapad 330电脑已经配备了英特尔10纳米芯片,该芯片型号为Core i3-8212U,采用10nm工艺制造,双核心四线程。目前该电脑已经登陆京东商城。(环球网)
2018-05-17
中金公司:全球推断芯片市场规模将年均增长132%
中金公司的研报称,当前中国AI芯片投资热情高涨。中国从事AI芯片研发的公司超过20家,集中于边缘推断芯片。测算表明,部署于消费电子、自动驾驶汽车、安防设备、物联网设备等边缘设备上的全球推断芯片市场规模将年均增长132%至2022年的230亿美元。工业物联网相关的AI推断芯片也有可能是下一个蓝海市场。(证券时报)
2018-05-17
专家:智能芯片国际竞争愈发激烈,应尽快制定国家标准
中科院计算所智能处理器中心主任陈云霁表示,“我的建议是,尽快制定智能芯片的国家标准,尤其是指令集的国家标准。”X86指令集和ARM指令集主导了信息时代的发展。人工智能时代,不能再走老路,应形成以中国为主导的指令集标准。(科技日报)
2018-05-02
首款国产太赫兹成像芯片发布,仅一枚米粒大小
由中国电科13所研制的首款国产太赫兹成像芯片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正式发布。由于人体自身辐射的太赫兹波信号极其微弱,因此要求太赫兹芯片具备超高灵敏度、超低噪声以及超宽频带特性,才能将人体辐射的微弱信号检测出来,从而达到成像的目的。(新华社)
2018-04-23
澜起科技上榜首届中国IC独角兽企业 ,位居首位
36氪讯,企业澜起科技在“2018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暨第七届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大会”中上榜首届中国IC独角兽企业,在20家具有较高发展潜力、竞争优势及投资价值的IC独角兽企业中居首。澜起科技是一村资本在“中国芯”领域的重要布局之一。
2018-04-19
中国手机厂商反对博通与高通合并 担心芯片提价
据外媒报道,中国两家大型智能手机制造商Oppo与Vivo表示,反对博通和高通公司的潜在合并交易,原因是担心该交易会挤压智能手机制造商的利润率,而令大型全球竞争对手受益。Oppo与Vivo的高管称,如果博通对高通实施的1050亿美元敌意收购获得成功,他们担心未来产品会涨价并出现其他变化。高通220亿美元的年收入中有超过10%来自这两家中国公司。另一家中国手机制造商小米公司也表示,对该合并交易持保留意见。如果此项交易成功,将会产生全球第三大芯片公司。接受外媒采访的小米、OPPO和Vivo高管表示﹐如果博通收购高通﹐担心博通可能会提高芯片价格,而且还可能大幅削减高通的研发开支。(新浪财经)
2018-01-10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今年中国半导体芯片进口将超2500亿美元
11月24日,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在第17届中国年度管理大会上表示,今年估计全球芯片产值会有4000亿美金,中国进口会超过2500亿美金。全球2015年的半导体芯片产值是3400亿美金,中国进口了2300亿美金。2016年产值大约3500亿美金,中国进口了2270亿美元(海关的数据)。(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11-24
贝恩资本就收购东芝芯片交易寻求中国政府批准
据新浪科技消息,路透社今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贝恩资本财团已向中国反垄断部门提交申请,希望批准其180亿美元收购东芝芯片业务部门。9月28日,贝恩资本财团正式与东芝签约,以180亿美元收购东芝芯片业务部门。知情人士称,由于东芝急于完成交易,贝恩资本财团在签约的第二天就向中国反垄断部门提交申请,希望批准该交易。另有知情人士称,鉴于芯片产业的重要性,以及其他一些因素,获得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需要一定的时间。
2017-10-05
中国高端芯片联盟发布智能传感器产业地图
中国高端芯片联盟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智能传感器的产业地图。产业地图从产业链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两个维度构建。产业链结构上,智能传感器产业地图勾画出了从研发到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软件、芯片和系统应用8个方面的产业链主要企业和4个主要应用方面。(中国证券网)
2017-09-11
东芝无意向富士康出售芯片业务,担心关键技术外流
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东芝无意将芯片业务出售给富士康科技集团。知情人士称,日本政府担心收购芯片业务的企业与中国关系紧密,进而导致关键技术外流。而东芝了解日本政府的担忧,并“将竞标人与中国关系紧密程度纳入考虑范围内”。富士康在中国大陆有多条生产线。
2017-03-09
中国自主研制的“米级快速定位北斗芯片”正式推出
中国自主研制的“米级快速定位北斗芯片”正式推出,标志着中国自主可控的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正式进入米级定位时代。这次与米级快速定位北斗芯片同时推出的还有相应的处理器套片和4G通信芯片,这样一套完整的系统从技术方面讲,与传统的导航产品就形成了有力的竞争,而成本也与市场上10米级精度产品相当,该系统配合遍布全国的具备差分修正信号能力的地面增强系统,可以修正和提高卫星导航的精度。
2017-02-28
中国紫光将在南京建设300亿美元储存芯片项目
中国国有芯片制造商紫光集团有限公司(Tsinghua Unigroup)称,计划在南京建设一个总投资300亿美元的存储芯片项目。这是在中国采取措施降低对美国芯片制造商的依赖之际,紫光集团进行的最新投资。在几桩国际芯片交易遭外国政府阻挠之后,紫光集团已将重点更多的放到招募海外人才和建设自己的工厂方面。紫光集团去年3月份宣布在中国的另一座城市武汉建设一个总投资240亿美元的存储芯片项目。
2017-01-20
韩国SK海力士将在中国投资8亿美元提高内存芯片产能
韩国SK海力士周四宣布,将在韩国和中国投资3.16万亿韩元(约合27亿美元)以提高存储芯片产能,抓住行业内需求增长的机遇。作为全球第二大存储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表示,将投资2.2万亿韩元在韩国南部新建一座NAND闪存芯片工厂,并同时投资9500亿韩元(约合7.93亿美元)提高现有中国无锡工厂的DRAM内存芯片产能。
2016-12-22
中国厂商转战中、高端 低端智能机芯片订单萎缩
据外媒报道,业内人士称,最近入门级4G和3G手机芯片订单一直在萎缩。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中、高端智能手机芯片订单在持续增长,入门级4G和3G手机芯片订单则快速下降。相关芯片库存已经增长至过高水平。入门级智能手机芯片订单减少,是由美元强劲和新兴市场需求下滑造成的。
2016-12-08
中国手机芯片需求强劲 东芝将年度利润预期上调50%
东芝在周二将年度营业利润预期上调50%。东芝称,本财年剩余时间内,NAND闪存芯片的市场需求预计依旧强劲。东芝现在预计,截至明年3月的本财年,公司营业利润将达到1800亿日元(约合17亿美元),较此前预计的1200亿日元增长50%,稍低于16位分析师平均预计的1820亿日元。在此之前,东芝已经两次上调了上半财年的利润预期,理由是来自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的芯片需求强劲,推动智能机闪存芯片价格不断上涨。
2016-11-09
三星芯片高管因为试图向中国公司泄露商业机密被捕
据外媒报道,该高管负责三星逻辑芯片或处理器业务的质量控制,在7月份试图携带数千份复印文件离开公司时被安保人员抓住。这些文件涵盖应用处理器的技术数据。韩国警方调查后表示,该高管试图将文件泄露给中国一家未具名的公司,已被拘留直至开庭审判。半导体技术是韩国明文规定的国家核心技术,在未获得政府批准的情况下泄露这些技术是非法行为。
2016-09-24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