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

黄仁勋最新快讯,36氪聚合所有黄仁勋相关的新闻快讯,并为你提供最新的相关资讯。
本次共找到 32 条【
黄仁勋
】相关快讯
对谈OpenAI联创:GPT-4推理能力还没达到预期
OpenAI联合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在接受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采访”时表示,“我们认为,GPT的推理能力还没有达到之前预期的水平,如果更进一步扩大数据库,并保持商业运转模型,它的推理的能力会进一步提高,我对此充满信心。”(澎湃)
2023-03-23
英伟达CEO:预计AI收入将在未来12个月大幅增长
《华尔街日报》消息,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预计,未来12个月,来自人工智能平台的收入将大幅增长,因为企业要么跟上人工智能的步伐,要么就会被甩在后头。(界面)
2023-03-23
英伟达CEO:将超级计算机出租给所有需要的企业
英伟达创始人CEO在面向软件开发人员的年度技术峰会GTC上披露了全新的人工智能及芯片技术。英伟达宣布,将会把由八块旗舰版A100或H100芯片集成的DGX超级AI计算系统通过租赁的方式开放给企业,每月租金为37000美元,以加速推动这轮大语言模型引领的AI繁荣。(上证报)
2023-03-22
台积电预计6月将英伟达AI加速技术导入2纳米试产
据台湾联合报消息,英伟达CEO21日透露,经与台积电、ASML及新思科技四方的合作,经历四年开发,英伟达完成全新的AI加速技术Culitho,这是一个用于运算式微影函式库,将可缩短先进制程芯片的光罩时程、拉升良率并大幅减低晶圆制作的能耗。并预告台积电将把这套AI系统,在今年6月导入2纳米试产,用于提升2纳米制程良率,并缩短量产时程。(财联社)
2023-03-22
英伟达:将通过中国云服务商提供AI超算能力,中国初创公司也能开发大模型
英伟达CEO表示:“我们在欧美与云服务提供商合作,提供英伟达的DGX系统AI超级计算机的能力。在中国,我们有特别定制的Ampere和Hopper芯片。这些会通过中国云提供商,比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些企业提供落地的能力,我完全相信他们有能力去提供顶级的系统服务,对于中国初创公司一定会有机会来开发自己的大语言模型。”(第一财经)
2023-03-22
AI的“iPhone 时刻”之后,英伟达新“核弹”为ChatGPT提速10倍
当地时间3月21日,英伟达首席执行官将OpenAI的ChatGPT称为人工智能的“iPhone时刻”,并在该公司的春季GTC大会上宣布了专为其设计的推理GPU(图形处理器)。说,“当前唯一可以实际处理ChatGPT的GPU是英伟达HGX A100。与前者相比,现在一台搭载四对H100和双NVLINK的标准服务器速度能快10倍,可以将大语言模型的处理成本降低一个数量级。”(澎湃)
2023-03-22
英伟达:ChatGPT是AI领域的iPhone时刻
据报道,英伟达CEO称,ChatGPT是人工智能领域的iPhone时刻,即像2007年iPhone发布一样重要,彻底改变了智能手机市场。(TechWeb)
2023-02-14
英伟达CEO:摩尔定律结束了
“摩尔定律结束了。”9月21日,英伟达创始人兼CEO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回应外界对刚刚发布的40系显卡价格过高的议论时,他解释道,以类似成本实现两倍业绩预期对于该行业来说“已成为过去”。(澎湃)
2022-09-23
英伟达第二季度营收未达预期,CEO:不裁员,会加薪
据报道,英伟达CEO日前向公司逾2.2万名员工保证,英伟达至少在短期内不会裁员。尽管该公司稍早些时候发布了初步的业绩预警,称第二季度营收将低于之前的预期。在发给员工的一封电子邮件中称,第二季度的业绩“明显低于预期”,这主要是因为游戏业务放缓。但他同时向员工保证,英伟达的基本面依然强劲,需求仍然旺盛。他还表示,会给员工加薪,以面对严重的通货膨胀。(新浪科技)
2022-08-11
英伟达CEO:有兴趣探索英特尔作为代工厂的可能性
据报道,英伟达CEO在一场电话会议上表示,英伟达有兴趣考虑让英特尔代工芯片。之前,英特尔主要生产自家芯片。去年早些时候,英特尔决定扩大业务,为其他公司生产芯片,并宣布了几个数十亿美元的项目,在美国和欧洲建立新的制造中心。当前,英伟达的主要代工厂商是台积电。(新浪科技)
2022-03-24
英伟达称CEO部分演讲视频并非真人演示
36氪获悉,日前,英伟达通过纪录片披露,其CEO在4月的发布会演讲视频中有15秒为非真人演示。视频中,在介绍英伟达发布的首款CPU时,其本人与厨房一起“解体”,化成数字模块,随后“重组”后的出现在另一个背景中,继续介绍CPU的性能。英伟达方面称,这是基于Omniverse技术制作的虚拟形象。
2021-08-13
英伟达CEO:将投资至少1亿美元在英国建设超算
英伟达CEO周四表示,英伟达将在英国投资至少1亿美元用于建设一台超级计算机。在The Six Five Summit活动上表示,英伟达将在“剑桥1号”超级计算机上投入“1亿美元,作为一个起点”。去年10月,英伟达曾表示,计划在这个项目上花费4000万英镑,约合5560万美元。(新浪科技)
2021-06-18
英伟达CEO:收购Arm后,将维持Arm开放授权模式
英伟达收购Arm的交易面临重重阻力,芯片厂商们反对英伟达收购Arm,主要是担忧收购后,英伟达会改变Arm的芯片架构授权模式。对于外界的这一担忧,英伟达CEO、联合创始人表示,英伟达将维持Arm的开放授权模式,无意对任何客户进行限制,也无意拒绝任何客户。(TechWeb)
2021-02-07
英伟达CEO:反垄断监管对收购Arm交易有利
据媒体报道,英伟达9月13日在官网宣布,他们同Arm的所有者软银集团达成了最终协议,将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购芯片架构提供商Arm,交易估值400亿美元。对于反垄断监管对英伟达收购Arm交易的影响,表示他们的评估是监管对收购交易是有利的。(TechWeb)
2020-11-23
英伟达CEO:收购ARM最看中的是其客户网络
英伟达CEO周四在软银世界大会上表示,该公司之所以希望收购ARM,最看中的是其客户网络。软银上月宣布,同意将旗下ARM以400亿美元的价格售予英伟达。称,他希望将英伟达的人工智能技术带给ARM的客户。(新浪财经)
2020-10-29
英伟达CEO承诺签署保护协议,将ARM总部留在英国
据国外媒体报道,半导体厂商英伟达CEO已承诺,他将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保护协议,将芯片设计公司ARM的总部留在英国,并保留ARM在英国的工作岗位。还表示,英伟达将增加ARM剑桥总部的员工数量,但并未承诺将增加工作岗位数量。(TechWeb)
2020-09-21
英伟达创始人发布致员工信:Arm继续保持中立性
9月14日,软银宣布将以最高400亿美元的价格将所持的全部Arm股权出售给英伟达。之后,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向公司全体员工发布了一封邮件,告诉全体员工英伟达将收购Arm,打造人工智能时代的最先进计算机公司。同时,他还强调,将保留Arm的名称和品牌形象,维护Arm的开放许可模式。(新浪科技)
2020-09-15
英伟达CEO:摩尔定律已失效
英伟达CEO今日在CES展会上表示,“摩尔定律过去是每5年增长10倍,每10年增长100倍。而如今,摩尔定律每年只能增长几个百分点,每10年可能只有2倍。因此,摩尔定律结束了。”(新浪科技)
2019-01-10
小鹏汽车、奇点汽车与英伟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CEO表示,公司已经分别与中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小鹏汽车、奇点汽车和SFMotors签署开发自动驾驶技术的交易。称,小鹏汽车和奇点汽车将使用英伟达的人工智能驱动芯片Xavier以及其计算平台开发自动驾驶硬件系统。(TechWeb)
2018-11-22
英伟达CEO:若特斯拉AI芯片失败,很乐意提供帮助
英伟达公司CEO周四在回应特斯拉公司最终进军汽车芯片市场可能构成的威胁时表示,英伟达为自动化机器开发的Xavier技术已经处于生产中,客户对这项技术感到“超级兴奋”。称,如果特斯拉的自主自动驾驶芯片项目失败,英伟达“很乐意”提供帮助。(凤凰科技)
2018-08-17
英伟达CEO:所有国家都应重视人工智能
英伟达CEO在财报发布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对美国白宫的人工智能项目发表评论,他认为所有国家都应该认识到这种技术的重要性。他认为,人工智能显然会影响各行各业,每个国家都应该确保人工智能成为其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2018-05-14
:Uber自动驾驶车案件和英伟达无关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在接受采访时否认Uber的自动驾驶车事故和英伟达有关。他表示,“Uber用的并不是英伟达的自动驾驶技术。”不过他承认,是他亲自叫停了英伟达的自动驾驶研究项目。(凤凰科技)
2018-03-29
英伟达CEO:完全无人驾驶汽车4年内上路
据路透社报道,英伟达首席执行官周四表示,4年内人工智能技术将催生完全无人驾驶汽车,但试图降低外界对来自加密货币矿主对该公司显卡需求激增的预期。在英伟达在台北举办的一次会议上发言时,表示,“在不超过4年时间里将有完全无人驾驶汽车上路,完全自动驾驶汽车成为主流需要的时间,取决于其他因素。”英伟达因设计显卡芯片在游戏产业大名鼎鼎,但最近数年不断跨界新领域,其中包括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汽车。(凤凰科技)
2017-10-26
:英伟达与BAT达成合作 摩尔定律是旧时代法则
英伟达GTC China开发者大会今天在北京举行。在大会开幕演讲中,英伟达首席执行官宣布,阿里巴巴、百度、腾讯、联想、华为、浪潮、京东、科大讯飞等中国顶级科技企业均已与英伟达合作。表示,摩尔定律已经是旧时代的法则,GPU的计算速率和神经网络复杂性都在过去2-5年内呈现出爆发性增长,二者结合后,我们将看到来自医药、自动化交通、精密制造、乃至更多领域的惊人突破。
2017-09-26
英伟达助力京东人工智能物流与配送 5年内投放100万台无人机
今天,英伟达创始人兼CEO在GTC大会上表示,英伟达将与京东共同合作,利用基于NVIDIA Jetson 超级计算机模块驱动的智能机器将人工智能引入物流与配送领域。称人工智能将在这一项目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行业也将因此受益。京东X部门已与北京、四川、陕西和江苏等省市合作推出了试点项目,旨在将无人机用于快递、农业、搜索和救援领域。京东 X预计将在未来五年内投放超过100万台无人机。
2017-09-26
:Max-Q游戏笔记本售价或低至1200美元
Nvidia 刚刚在台北电脑展(Computex 2017)上宣布了面向下一代高性能游戏本的 Max-Q 技术,声称可兼顾“最大性能和最佳能耗”,让高性能游戏本可以变得更加轻薄。此外 Nvidia CEO 还表示,最终产品售价可能非常感人:“我预计 Max-Q 游戏笔记本的价格可处在 1200~2000 美元之间(约合 8187~13646 元 RMB)”。其重量 2.2 kg、厚仅 18mm,但塞入了一块 GTX 1080 独显、可支撑 VR 和 4K 游戏应用、性能比 PlayStation 4 Pro 高 60%:“任何 PS4 Pro 能做到的,它都可以做到更好”。
2017-05-31
NVIDIA推出基于GPU的人工智能战略,最终落地是机器人
COMPUTEX 2017今天开幕,NVIDIA(英伟达)在台北召开新闻发布会,创始人兼CEO在新闻发布会上推出GPU的更新和谈到NVIDIA基于GPU运算的人工智能规划。如今,PC行业的持续下滑已经成为常态,认为,改变PC产业的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Dennard Scaling的结束以及CPU指令等级平行运算的匮乏,摩尔定律在运行30年之后已经停止了;二是人工智能的革命已经开始了,深度学习、大数据以及GPU技术不断发展,推动人类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
2017-05-31
谷歌推新AI芯片,英伟达回应:我们有现成的
据CNBC报道,英伟达本周三对谷歌推出二代TPU芯片进军人工智能市场作出回应。目前许多AI公司使用英伟达芯片进行AI处理,谷歌的参与有可能削弱英伟达的增长。英伟达CEO在周三一篇博文中强调自己公司与谷歌的持续合作,同时还宣布计划推出特定开元AI软件。他在博客中称,“我们希望看到全球各地尽快采用AI。人们无需再投资建立一个TPU(正如谷歌所做的那样),我们有现成的,而且由世界上最优秀的芯片设计师设计。”不同于英伟达的产品销售模式,谷歌TPU并不单独出售,而是在谷歌云服务平台Google Cloud Platform上出租使用。
2017-05-25
英伟达CEO :软件正在吞噬世界,而AI将吞噬软件
向《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杂志讲述了机器学习领域革命的崛起。他认为,在那么两三家互联网服务公司,AI已经渗透到了每一个角落,但这毕竟是极个例;但行业整体还处于落后状态。软件正在吞噬这个世界,而AI即将吞噬软件。
2017-05-18
NVIDIA亲自撰文怼上TPU:P40速度比你快2倍
前不久谷歌发布了关于TPU细节的论文,称“TPU 处理速度比当前 GPU 和 CPU 要快15到30倍”。当时就有人对此种“比较”表示质疑,因其拿来的比较对象并非市场里性能最好的。近日,英伟达 CEO 就亲自撰文回应了这一“比较”,文章第一段就以谷歌 TPU 开头,炮击意图十分明显,随后更是扔出了 Tesla P40 GPU 与 TPU 的性能对比图,可谓针尖对麦芒。不过 P40 和 TPU 的售价差距很大(P40 24GB版本售价5千多美元,TPU 成本估计在几百美元),尺寸和制程也不一样,也有人觉得这样的对比未免也是不恰当的。但不惜亲自撰写长文,摆事实摆数据,意在表明英伟达在 AI 芯片领域的强势姿态和技术领先的骄傲。
2017-04-12
英伟达:特斯拉自动驾驶将领先对手5年,并在2017年实现
英伟达在上周公布了其第三季度的财务业绩,这家芯片制造商,现在正成为一家「AI 计算公司」。该季度公司营收为 20.04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 13.05 亿美元增长 54%,在与的电话会议上,分析师们对该公司推动人工智能和汽车行业方面的话题特别感兴趣,尤其是特斯拉将使用搭载英伟达 Drive PX2 计算平台来交付车辆。关于特斯拉的自动驾驶项目,表示,通过引入必要的完全自动驾驶硬件,特斯拉「对现在的汽车行业发起了一波冲击」,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基本领先汽车行业 5 年。自动驾驶不是「检测问题」,而是「人工智能问题」,他坚称这一个问题将在 2017 年解决。
2016-11-14
NVIDIA:2020年全球将出现10亿个摄像头
近日,NVIDIA CEO 在2016北京GTC大会上表示,预计到2020年全球可能会有10亿个摄像头,涉及路口、火车站、飞机场等等。以每秒30帧图像计算,到2020年全球每秒就有300亿个图像需要实时分析,这就意味着每秒300亿个实时“推理”,这显然无法依靠人工完成。测算,以新推出的Tesla P40为基准,这300亿个实时“推理”约需要1000万台P40服务器。
2016-09-16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