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菲光

欧菲光最新快讯,36氪聚合所有欧菲光相关的新闻快讯,并为你提供最新的相关资讯。
本次共找到 96 条【
欧菲光
】相关快讯
:部分董监高拟合计不低于1020万元增持股份
36氪获悉,发布公告称,公司部分董事(不含独立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管理人员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为不低于60万元/人,合计不低于1020万元。增持计划不设价格前提,增持主体将择机实施增持计划。
2023-05-08
:公司在4D毫米波雷达方向布局多款产品
36氪获悉,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依托在光学光电领域的技术优势,深度布局智能驾驶、车身电子和智能中控,以光学镜头、摄像头为基础,延伸至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抬头显示(HUD)等产品,丰富产品矩阵布局。公司在4D毫米波雷达方向布局多款产品,包括4D中长距雷达、4D成像舱内雷达、4D数字成像雷达等。同时,公司积累丰富的雷达传感器算法和研发经验,如MIMO算法、超分辨算法、目标识别等算法。
2023-02-22
手机事业部更名为影像事业部
发布组织人事调整通告显示,为优化组织结构等,原手机事业部更名为影像事业部,原影像变更为摄像头模组产品线,IPC产品线调整至影像事业部,向影像事业部总裁汇报,智能门锁产品线调整至微电子事业部,向微电子事业部总裁汇报,任命申成哲担任影像事业部总裁,负责摄像头模组、AR/VR、ODM、IPC产品线的统筹管理,任命叶清标担任微电子事业部总裁。(证券时报)
2023-02-08
:退市风险不大,公司整体战略正在向智能汽车业务转向
日前,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2 年度净利润为负值,若2022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则公司股票将可能在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后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对此工作人员表示,会计师正在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进行全面综合的判定,目前没有非常确定的意见,公司研判认定退市风险不大。问及公司未来发展,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整体战略正在向智能汽车业务转向。 (第一财经)
2023-01-31
:预计2022年净亏损41亿元-5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6.25亿元
36氪获悉,公告,预计2022年净亏损41亿元-5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6.25亿元。受特定客户终止采购关系的影响,2022年与特定客户相关的出货量同比大幅下降,同时承担了与其相关的在终止采购关系后所发生的固定运营成本;因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全球疫情反复、短期内下游终端市场消费需求放缓和H客户智能手机业务受到芯片断供等限制,公司部分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下降。
2023-01-30
回应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组建:南昌虚拟现实为公司联营企业,持股20%
近日,工信部批复组建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等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其中,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依托南昌虚拟现实研究院有限公司组建。对此,投资者关系部门相关人士表示,南昌虚拟现实为公司联营企业,公司持有股份为20%。这家公司盈利情况未有具体消息。(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11-07
虚拟现实概念股持续走强,直线拉升涨停
36氪获悉,虚拟现实概念股持续走强,截至发稿,直线拉升涨停,华灿光电涨超10%,荣联科技、天娱数科、湖北广电、天威视讯涨停,宝通科技、必创科技、锋尚文化、恒信东方等涨超5%。
2022-11-07
收关注函:要求详细说明公司连续三年发生大额资产减值的原因
36氪获悉,收关注函公告,要求详细说明公司连续三年发生大额资产减值的原因,以前年度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2022-10-31
:蔡高校被警方执行监视居住,其辞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职务
36氪获悉,发布午间公告,蔡高校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职务,辞职后其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公司于近日收到蔡高校家属的通知,蔡高校被浙江省台州市公安机关执行监视居住。经公司初步了解,蔡高校所涉事项系其个人案件,与公司无关,该事项不会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截至本公告披露日,上述案件正在调查过程中。
2022-09-27
:将推出纯固态激光雷达,已与多家汽车厂商完成首次技术对接
36氪获悉,消息,今年5月,以色列纯固态激光雷达开发商Opsys宣布与全资子公司上海欧菲车联达成合作协议。此后,上海欧菲车联团队在7、8月两个月时间里,已完成该款纯固态激光雷达在国内多家主机厂、造车新势力首次技术对接。
2022-09-02
午后直线涨停
36氪获悉,截至发稿,直线涨停。
2022-08-30
:上半年亏损8.74亿元
36氪获悉,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77.75亿元,同比下滑33.78%;归母净利润亏损8.74亿元,上年同期盈利3389.7万元。受到境外特定客户2021年第一季度终止采购关系的影响,2022年上半年公司与特定客户相关的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下降。因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全球疫情反复、短期内下游终端市场消费需求放缓和H客户智能手机业务受到芯片断供等限制,公司部分产品出货量同比有所下降。
2022-08-29
:已布局运动相机、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光学镜头、影像模组等环节 已有部分产品实现量产
36氪获悉,在互动平台上称,公司已布局运动相机、智能家居、VR/AR、扫地机器人、工业及医疗相关产品等领域的光学镜头、影像模组、光机模组和整机组装等环节,目前已有部分产品实现量产。
2022-07-20
:预计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亏损7.5亿元-9.5亿元,同比盈转亏
36氪获悉,公告称,预计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亏损7.5亿元-9.5亿元,上年同期盈利3389.70万元。受到境外特定客户2021年第一季度终止采购关系的影响,2022年上半年公司与特定客户相关的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下降。因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全球疫情反复、短期内下游终端市场消费需求放缓和H客户智能手机业务受到芯片断供等限制,公司部分产品出货量同比有所下降。
2022-07-14
:加速布局智能汽车、新领域
日前,召开核心干部大会。集团董事长蔡荣军表示,迎来新的起点,发力智能手机、智能汽车、VR/AR及IoT生态等新领域。(证券时报)
2022-07-01
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开盘涨停
36氪获悉,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沪指低开0.28%,深成指低开0.4%,创业板指低开0.82%;餐饮旅游、石化板块领涨,电力设备、农业、汽车板块跌幅居前;开盘涨停,南昌正式从美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实体清单中移除;集泰股份竞价再度涨停,走出14天13板。
2022-06-29
:已取得20余家国内车企的一级供应商资质
36氪获悉,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自2015年起开始布局智能汽车,目前已取得20余家国内车企的一级供应商资质,在智能汽车业务领域与国内多个自主品牌客户开展了广泛合作,客户既包含传统车企,也包含造车新势力,同时公司也在积极进行国外汽车厂商的供应商资质认证。
2022-05-17
:一季度营收45.93亿元,同比下降37.65%
36氪获悉,披露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一季度营收45.93亿元,同比下降37.65%;净亏损1.8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7720万元。
2022-04-29
收关注函:要求详细说明公司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情况
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详细说明公司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资产类型、计提减值依据、测算过程等;核实并说明相关减值迹象和依据是否发生于2021年,是否存在一次性计提大额减值的情形,以及以前年度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结合公司补偿安徽精卓资产减值损失相关的协议安排、协议签署和履行审议程序时间及事项进展,详细说明相关补偿损失计入2021年度的合理性,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财联社)
2022-02-06
:预计2021年净亏损19亿元-2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9.4亿元
36氪获悉,发布公告称,预计2021年净亏损19亿元-27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9.4亿元。公司与特定客户相关的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度下降。因国际贸易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公司H客户智能手机业务受到芯片断供等限制措施,导致公司多个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下降。公司对各类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进行减值测试,对可能发生减值损失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2022-01-29
A股三大指数午间休盘集体上涨,涨停
36氪获悉,A股三大指数午间休盘集体上涨,沪指涨0.01%,深成指涨0.68%,创业板指涨0.58%;电子、传媒、元宇宙板块领涨;房地产、建筑板块跌幅居前;涨停,长信科技涨近14%,长盈精密涨近10%;北向资金净流出7.36亿元。
2021-12-22
:拟向合肥晶超增资2.4亿元,实施光学镜片与镜头产线项目
36氪获悉,发布公告称,公司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新增募投项目“合肥晶超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光学镜片与镜头产线项目”,实施主体为全资子公司合肥晶超,为实施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公司拟向合肥晶超增资2.4亿元,其中以募集资金增资2亿元,以自有资金增资4000万元。
2021-12-21
:未来五年力争在智能汽车、VR/AR等新业务开拓进取,提升新业务收入占比
36氪获悉,在互动平台表示,在VR/AR领域,公司主要生产光学相关的VR/AR产品,例如VR/AR透镜、VR/AR模组,目前公司在VR/AR领域与国内主流品牌客户开展了广泛合作。公司未来五年(2021-2025年)将力争在智能汽车、VR/AR等新业务开拓进取,显著提升新业务收入占比,使之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动力。
2021-12-17
涨停,深股通、机构买入
今日涨停,盘后数据显示,深股通买入1.39亿元并卖出4109万元,一机构席位净买入1622万元。(第一财经)
2021-12-08
发布中长距TOF模组
发布中长距TOF系统级产品。据介绍,该中长距离TOF模组方案可实现20米的探测距离,且精度满足<1%,视场角达120度以上,同时户外环境光情况下精度影响较小,可以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需求,尤其适用于如扫地机、服务类机器人的导航、避障等长距离测距的各种应用场景。(证券时报)
2021-12-08
:深度布局自动驾驶、车身电子和仪表中控
36氪获悉,在互动平台表示,在智能汽车业务方面,公司深度布局自动驾驶、车身电子和仪表中控,以光学镜头、摄像头为基础,延伸至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抬头显示(HUD)等产品,丰富产品矩阵布局。公司车载镜头的像素从1MP、2MP、5MP到8MP不等。智能汽车行业逐步进入黄金发展时期,预计光学升级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2021-12-08
31股获20家以上机构调研,最受关注
统计显示,近5个交易日沪深两市约158家上市公司被机构调研。机构调研榜单中,共有31家公司获20家以上机构调研。最受关注,参与调研机构达到99家;思源电气被67家机构调研,排名第二。从机构调研次数来看,有2家公司被机构调研4次,分别是长高集团、立中集团。20家以上机构扎堆调研股中,近5日资金净流入的有6只,龙大肉食近5日净流入资金1.5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多;净流入资金较多的还有上海钢联、富瀚微等。(第一财经)
2021-11-29
:第三季度归母净亏损为7428.41万元,同比下降131.37%
36氪获悉,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营收54.56亿元,同比减少59.86%;归母净亏损为7428.41万元,同比下降131.37%。
2021-10-29
:预计第三季度净亏损5800万元-70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2.37亿元
36氪获悉,公告称,预计第三季度净亏损5800万元-70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2.37亿元。受境外特定客户终止采购关系的影响,公司第三季度与特定客户相关的产品出货量为0,同比下降100%;因国际贸易环境发生较大变化,H客户智能手机业务受到芯片断供等限制措施,导致公司多个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下降。
2021-10-13
:8P镜头项目已研发成功,目前处于试产阶段
36氪获悉,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8P镜头项目已研发成功,目前处于试产阶段。
2021-10-08
:与境外特定客户触控业务相关的设备等经营性资产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范围
36氪获悉,公告称,拟与赣江新区开投集团、欧菲控股签署投资框架协议,以公司所拥有的与境外特定客户触控业务相关的设备等经营性资产,在江西省赣江新区出资设立公司全资子公司触控项目公司和新型材料项目公司。赣江新区开投集团、欧菲控股拟将共同出资设立投资主体SPV A和SPV B分别受让两公司部分股权,并分别对其进行增资。上述事项完成后,触控项目公司和新型材料项目公司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范围内。
2021-09-27
:定增募集资金总额35.3亿元
36氪获悉,发布公告披露定增结果,确定本次发行价格为6.2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35.3亿元。
2021-09-23
:拟出售子公司南昌光电持有的北汽蓝谷0.94%股份
36氪获悉,公告称,为优化公司内部资源配置和资产结构,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拟出售子公司南昌光电持有的北汽蓝谷0.94%股份。
2021-09-15
:上半年净利润0.34亿元,同比下降93.25%
36氪获悉,发布半年报,公司2021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117.42亿元,同比下滑49.96%;归母净利润3389.7万元,同比下滑93.25%;基本每股收益0.01元。受到境外特定客户终止采购关系的影响,公司与特定客户相关的产品出货量同比下降;因国际贸易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公司H客户智能手机业务受到芯片供应受限等因素影响,导致公司多个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下降。
2021-08-30
:拟注销南昌科技
36氪获悉,今日晚间公告,为精简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效率,拟注销控股子公司南昌科技有限公司。南昌科技2020年度实现营收12.8亿元,净利润为亏损1.2亿元。至2021年第一季度末,总资产14.8亿元,净资产6.8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该公司营业收入已降为0。
2021-07-22
:募投项目主要针对通用类产品客户,不涉及境外特定客户或H客户
e公司讯,今日晚披露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会后事项的专项说明:本次定增总额不超过67.58亿元,本次募投项目主要针对通用类产品客户设计,不受与境外特定客户的合作关系及个别客户业务量波动的影响。募集资金投向不涉及对境外特定客户或H客户相关针对性业务进行项目建设。
2021-07-21
:预计上半年盈利3200万元-4800万元,同比下降90%-94%
36氪获悉,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盈利3200万元-4800万元,同比下降90%-94%。受到境外特定客户终止采购关系的影响,公司与特定客户相关的产品出货量同比下降;同时,在出售子公司股权及资产的交割过渡期间,公司承担了所需的相关运营管理费用。
2021-07-12
:与苹果相关业务的资产继续寻求转让
今日,在给深交所问询的回复函中称,对于与境外特定客户业务相关的其他资产,公司仍继续寻求对外转让、 内部综合利用等措施,降低实际损失。(界面)
2021-06-09
:收到闻泰科技控股子公司支付的第二期交易价款共计3.24亿元
36氪获悉,公告称,公司收到闻泰科技控股子公司珠海得尔塔科技有限公司支付的第二期交易价款共计3.24亿元;截至本公告日,双方已按照《股权购买协议》与《资产购买协议》的主要条款履行完成本次出售子公司股权及资产事项的交割和付款手续。
2021-05-31
收问询函:要求说明特定客户业务事项相关公告是否存在误导性陈述
36氪获悉,收深交所问询函,要求公司自查核实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3月17日期间,公司披露的与特定客户业务事项相关的公告是否及时,相关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完整,是否存在误导性陈述。2020年9月1日,声明传闻中关于公司被美国大客户剔除供应链名单等信息为不实传闻。2021年3月17日,公司披露称,特定客户计划终止与公司及公司子公司的采购关系。
2021-05-26
:闻泰科技子公司已取得广州得尔塔100%股权
36氪获悉,公告称,公司持有广州得尔塔100%股权的交割先决条件已达成,广州得尔塔的100%股权已过户登记至闻泰科技控股子公司珠海得尔塔名下,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已经完成,广州得尔塔已取得广州市黄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本次标的资产过户完成后,珠海得尔塔持有广州得尔塔100%股权。
2021-05-10
闻泰科技:收购部分业务事项通过反垄断审查
36氪获悉,闻泰科技公告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具了《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不实施进一步审查决定书》,决定对公司收购部分业务案不实施进一步审查,公司从即日起可以实施集中。
2021-04-26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一行到考察调研
今日上午,工信部部长肖亚庆率领考察团一行到未来科技城园区考察调研,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副省长任珠峰,南昌市委副书记、市长万广明及相关省市领导陪同考察。创始人蔡荣军热情接待考察团并汇报公司发展情况。肖亚庆对的产业发展规模、科技创新能力和智能制造水平等给予高度评价,并对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他鼓励继续深耕广阔的电子信息产业市场,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紧抓发展机遇,抢占市场先机,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财联社)
2021-04-24
:已收到得尔塔科技支付的第一期交易价款10.31亿元
36氪获悉,公告称,公司已收到闻泰科技控股子公司珠海得尔塔科技有限公司支付的第一期交易价款10.31亿元。
2021-04-21
三度业绩爆雷,去年净利从预盈8亿到预亏18亿
36氪获悉,17日发布业绩修正及致歉的公告。公司表示,修正去年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司现预计亏损18.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62.88%;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原预计盈利8.1亿至9.1亿元。
2021-04-18
修正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亏损18.5亿元
36氪获悉,今日晚间公告,修正2020年度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司现预计亏损18.5亿元,公司原预计盈利8.1亿至9.1亿元,公司上年同期盈利5.1亿元。因特定客户计划终止与公司及其子公司的采购关系,公司对相关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后,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2021-04-16
:非手机镜头要开辟新领域,微电子领域要分出家居事业部
方面获悉,4月12日举行市场策略的专场会,创始人蔡荣军等核心团队参加。会上提出,要做好几件事情:光学要继续拓展新业务;非手机镜头要开辟新领域,车载、安防等业务是远远不够的;微电子领域要分出家居事业部,尽快把扫地机器人和智能门锁的制造和方案做成做好做强;车载快速实现既定目标,要做系统的车联,深耕环视及ADAS摄像头等。(证券时报)
2021-04-13
:闻泰科技拟与格力创投共同出资收购公司相关资产
36氪获悉,公告称,闻泰科技已与珠海格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出资及股东协议》,拟共同出资设立珠海得尔塔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收购广州得尔塔影像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及相关经营性资产的指定收购主体。
2021-04-13
:拟出售广州得尔塔及部分经营性资产
36氪获悉,29日晚间,公告称,拟将持有的广州得尔塔100%股权以17亿元转让给闻泰科技,转让完成后,公司将不再持有广州得尔塔的股权;控股子公司晶润光学拟将其持有与向境外特定客户供应摄像头相关业务的经营性资产以7.2亿元出售给闻泰科技。
2021-03-30
创始人回应被“退群”:终止与苹果合作因贸易环境影响,将轻装上阵
3月20日,集团创始人蔡荣军对于公司发展战略和业务规划进行了说明。他表示,得以进入苹果产业链,并非因为收购索尼华南工厂,而是通过自身实力。此外他强调,离开苹果的供应链体系,是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客观性影响。“我们必须说明一个现状:除境外特定客户之外,公司其他客户业务仍有较大的规模,公司不会因特定客户业务停止而倒下,反而可以去掉包袱,聚焦核心业务和核心能力,轻装上阵,高效发展。”(21世纪经济报道)
2021-03-22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